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城路》
《台城路》全文
清 / 龚自珍   形式: 词  词牌: 齐天乐

城西一角临官柳,阴阴画楼低护。

冶叶倡条,年年见惯,露里风中无数。谁家怨女。

有一种工愁,天然眉妩。

红烛欢场,惺忪敛袖正无语。相逢纵教迟暮。

者春潮别馆,牢记迎汝。

我亦频年,弹琴说剑,憔悴江东风雨。烦卿低诉。

怕女伴回眸,晓人心绪。归去啼痕,夜灯瞧见否。

(0)
鉴赏

这首《台城路》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幽远。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时分,城西官柳之下,画楼低垂,绿柳轻摇的画面,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之情。

“城西一角临官柳,阴阴画楼低护。”开篇即以景入情,城西的一角,官柳依依,画楼低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冶叶倡条,年年见惯,露里风中无数。”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了柳树上的嫩叶和花枝,它们在露水和微风中摇曳生姿,仿佛是年复一年的见证者,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谁家怨女。有一种工愁,天然眉妩。”诗人将笔触转向了女子,她们或许有着无法言说的愁绪,但眉眼之间却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丽,这种美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心的反映。“红烛欢场,惺忪敛袖正无语。”红烛下的欢场,女子敛袖无语,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是回忆着什么,那份沉默中蕴含的情感,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相逢纵教迟暮。者春潮别馆,牢记迎汝。”即使相逢已是迟暮之年,但心中仍怀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如同春潮般涌动,别馆中的人们期待着迎接新的希望。“我亦频年,弹琴说剑,憔悴江东风雨。”诗人自述多年来的经历,无论是弹琴还是说剑,都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只留下满身的疲惫与憔悴。

“烦卿低诉。怕女伴回眸,晓人心绪。”诗人请求女子低声细诉心中的故事,害怕被女伴发现自己的心思,透露出一种微妙而又复杂的心情。“归去啼痕,夜灯瞧见否。”最后,诗人想象着女子离去后留下的泪痕,在夜灯下是否能被看见,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爱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龚自珍

龚自珍
朝代:清   籍贯:27岁中举   生辰: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猜你喜欢

登千佛岩远望

翠嶂摩天雨气收,登高下视古齐州。

一城树影青铺地,九点烟痕绿上楼。

鸠荝版图栏外画,鹊华山色座中秋。

林边遥望黄云走,东去长河挟雾流。

(0)

题伯牙台

江风吹断楚山青,一曲泠泠思欲沈。

自古解人偏薄命,从来绝调少知音。

秋高雁落平沙远,夜静龙吟大泽深。

谁信灵弦多变徵,荒台戎马最关心。

(0)

小楼晚望

江城坐老绿苔矶,郭外青山望处微。

落日昏鸦争树急,西风黄叶向人飞。

半天秋远欹吟帽,九月霜寒赋授衣。

独有高楼延草色,几家临水掩柴扉。

(0)

过无为州晤刘仲良潘琴轩两方伯周沐三大令别后却寄·其一

经生天禄有光辉,骨相谁令食肉飞。

邺下文章空几辈,顺昌旗帜震余威。

桃花漫问玄都观,芍药争开金带围。

早晚除书下丹陛,那从贤达遂初衣。

(0)

叠许鹤巢韵

故园西望尚烽烟,诸将争称猛著鞭。

端赖汾阳回纥马,何如王浚益州船。

疾风待扫经霜箨,浩劫谁生出火莲。

盼到甘泉真报捷,先看旗鼓井陉前。

(0)

文姬归汉图·其一

朔风吹雪野茫茫,一曲胡笳泪万行。

犹胜琵琶愁出塞,李陵台畔月如霜。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