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营瞻相好,羲画榜题留。
日月光龙象,山河共峙流。
遗踪思触目,深泽忆从头。
佛我仔肩重,禅心敢或投。
屏营瞻相好,羲画榜题留。
日月光龙象,山河共峙流。
遗踪思触目,深泽忆从头。
佛我仔肩重,禅心敢或投。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重游潭柘岫云寺叠甲子旧作韵(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潭柘寺时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屏营瞻相好”,表达了诗人对寺院的景致和氛围的喜爱之情,仿佛屏息凝神地欣赏着寺院的美好。接着,“羲画榜题留”一句,可能是指寺院内悬挂的古代壁画或题字,这些艺术作品留下了历史的痕迹,让人心生敬仰。
“日月光龙象,山河共峙流”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寺院所在的自然环境与佛教中的龙象、日月等元素相结合,寓意佛法的光辉如同日月,照耀着山河大地,也象征着佛法的永恒与广大。
“遗踪思触目,深泽忆从头”则表达了诗人对寺院历史的追忆与思考,仿佛在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过去的故事与智慧,深邃的湖泊让他回想起最初的信仰之路。
最后,“佛我仔肩重,禅心敢或投”两句,点明了诗人作为君主,肩负着国家与人民的重任,即使在宁静的寺院中,内心的禅定与平静也是他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在繁忙政务之余寻求心灵平静的渴望。
千?鳞次经于叶,百尺奔涛泼如雪。
历落平沙雁影寒,凄凉古岸猿声绝。
巳随鸟道入千盘,不信羊肠纡九折。
别后征蓬几暮朝,思来乡梦半明灭。
中黄夜令肃飙驰,大纛朝移惊电掣。
轩盖相仍藉草莱,冠裳那得亲罗缬。
帐下凝眸望米珠,道旁委骨如尘屑。
悠悠岁月等流波,渺渺用原经过瞥。
息肩盻断知何时,点鬼心寒无可说。
但愿天风捲乱云,不烦寸兵与尺铁。
夷舶飞帆至,才樯海屿高。
使君方借箸,诸将正挥旄。
忽报天风逐,幸纾民力劳。
胡桃时甫馈,此物兆胡逃。
曲栏三四转,淡黄柳,一丝两丝残线。西风绣帘卷。
记帘阴倚笑,玉笄云剪。
天涯近远,怅眉梭、重山隔断。
唤千林、落叶飘完,露出画楼人面。不见。
小塘方阁,依约黄昏,数枫新染。
寻春旧怨,非关是、燕来晚。
奈灯前商意,琴边别调,又把年华暗换。
只孤鸿、信渺鬘天,误人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