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东坡聚星堂韵即事·其二》
《和东坡聚星堂韵即事·其二》全文
明 / 王应斗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千?鳞次经于叶,百尺奔涛泼如雪。

历落平沙雁影寒,凄凉古岸猿声绝。

巳随鸟道入千盘,不信羊肠纡九折。

别后征蓬几暮朝,思来乡梦半明灭。

中黄夜令肃飙驰,大纛朝移惊电掣。

轩盖相仍藉草莱,冠裳那得亲罗缬。

帐下凝眸望米珠,道旁委骨如尘屑。

悠悠岁月等流波,渺渺用原经过瞥。

息肩盻断知何时,点鬼心寒无可说。

但愿天风捲乱云,不烦寸兵与尺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交织的画面,既有壮丽的山水风光,又有深沉的历史感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首句“千鳞次经于叶”以“鳞次栉比”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树叶密集排列的情景,仿佛无数小鱼在叶间穿梭,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百尺奔涛泼如雪”则将视线转向江河,以“奔腾的浪花如雪般洁白”展现出了水势的壮观与力量之美。

“历落平沙雁影寒,凄凉古岸猿声绝”两句,通过雁影与猿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宁静的意境,雁影在寒冷的平沙上显得格外孤单,猿声的消失更增添了环境的寂寥感。

“巳随鸟道入千盘,不信羊肠纡九折”则以曲折蜿蜒的道路比喻人生的艰难与复杂,暗示了人生之路虽多艰险,却也充满探索的乐趣。

“别后征蓬几暮朝,思来乡梦半明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梦境中的模糊与真实交错的感觉,既展现了情感的深切,也蕴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

“中黄夜令肃飙驰,大纛朝移惊电掣”描绘了夜晚与清晨的景象,通过“肃飙驰”与“惊电掣”的动态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壮丽。

“轩盖相仍藉草莱,冠裳那得亲罗缬”则以古代贵族出行的场景为背景,通过“轩盖”与“冠裳”的描绘,展现了社会等级与礼仪的庄严。

“帐下凝眸望米珠,道旁委骨如尘屑”这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是贵族的奢华享受,后者则是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与残酷。

“悠悠岁月等流波,渺渺用原经过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理解。

“息肩盻断知何时,点鬼心寒无可说”则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但愿天风捲乱云,不烦寸兵与尺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自由的渴望,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避免战争与暴力带来的破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社会生活、个人情感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主题,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作者介绍

王应斗
朝代:明

王应斗,彭泽蒋家巷人,为新安琅琊王氏八房后裔,字士光,号彭泽羡人。
猜你喜欢

偈六十九首·其八

千圣不传,诸祖秘语。不惜眉毛,为君亲举。

衲子抬眸,白云万里。

(0)

颂古十六首·其七

风头坐断进还难,衲子相将不易看。

不到潼关天已晓,不堪回首望长安。

(0)

颂古八首·其五

接得与识得,谁复较锱铢。

若问堂中事,堂中事转疏。

只如云盖悟去,又作么苏噜苏噜。

(0)

颂古一百首·其七

玉箫吹彻凤凰台,古殿深沈晓未开。

满地落花春已过,绿阴空锁旧莓苔。

(0)

文宗问终南山蛤蜊瑞相图赞

攧不开,扑不破。人言大士应身,我也疑他真个。

终南山,相应和。

喜动龙颜,百僚俱贺,谁知别有弥天过。

(0)

碧照轩

剪木依山巧凿池,已知写影到人稀。

一奁寒玉坐来久,但见双双白鸟飞。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