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书绝句·其二》
《论书绝句·其二》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笔端神动有天随,迅速淹留两未知。

莫道匆匆真不暇,苦将矜意作张芝。

(0)
鉴赏

这首诗《论书绝句(其二)》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与深沉思考。

首句“笔端神动有天随”,描绘了书法家在挥毫时,笔下似乎蕴含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仿佛与天地自然相随,展现出书法艺术与宇宙精神的融合。这句诗强调了书法创作中艺术家的灵感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暗示了书法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心灵与宇宙对话的媒介。

次句“迅速淹留两未知”,则进一步探讨了书法创作过程中的动态与静态之美。这里,“迅速”指的是书法家在书写时的快速流畅,而“淹留”则可能指笔画在纸上的停留或转折。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共同构成了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既要有瞬间的爆发力,又要有对细节的精心处理。这种对速度与时间的把握,体现了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对节奏与韵律的深刻理解。

后两句“莫道匆匆真不暇,苦将矜意作张芝”,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书法创作中速度与情感表达的辩证看法。前一句“莫道匆匆真不暇”是对那些认为书法创作必须缓慢、细致的观点的反驳,强调了书法也可以是快速而充满激情的表达方式。后一句“苦将矜意作张芝”则是对张芝(东汉著名书法家)的引用,意在说明即使是像张芝这样伟大的书法家,其作品也并非完全出自于匆忙,而是包含了深思熟虑和情感的投入。这句话提醒读者,书法创作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情感的注入和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论书绝句(其二)》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书法艺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强调了书法创作中情感、技巧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在快速与慢速之间寻找平衡的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送齐经历还嘉禾

东南大郡重专城,赞画从来属老成。

品藻无私书上最,及瓜有待促严程。

黄梅雨湿双旌重,紫楝风吹五两轻。

莲幕可容虚席久,儿童竹马出郊迎。

(0)

题画四景·其三

舟行多为爱明月,况值高秋风露凉。

鼓枻沧浪歌一曲,红尘不到水中央。

(0)

送谢伯仪守开州

贤哉三谢后,分命守开州。

卓荦才声重,循良政绩优。

论交当早岁,惜别已深秋。

五马驰官道,双旌指驿楼。

由来今刺史,即是古诸侯。

屈指三霜后,荣迁拜冕旒。

(0)

江行小景二首·其一

一江烟水绿如罗,蘋末凉风起白波。

何处扁舟归去急,满篷残雨夕阳多。

(0)

南行秋兴·其三

鬓边华发几丝秋,老大心情不解忧。

杜甫诗名空短褐,元龙豪气尚高楼。

思家斜月三更梦,去国青山万里舟。

壮志未销身尚健,几回灯下认吴钩。

(0)

送吴祭酒先生考满赴京

早岁龙门钓六鳌,词林胄监被恩褒。

董狐笔挽千钧力,司马文称一世豪。

贤相云霖思已久,诸生山斗望何高。

行看奏最承殊宠,天近炉烟袭锦袍。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