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方外境,豁目蜃江头。
风响潮回浦,月明人倚楼。
客怀双老鬓,世事一浮沤。
借问南飞翼,家书得寄不。
欲穷方外境,豁目蜃江头。
风响潮回浦,月明人倚楼。
客怀双老鬓,世事一浮沤。
借问南飞翼,家书得寄不。
这首元代诗人叶亮的《书事》诗,描绘了诗人站在蜃江之头,远眺方外之境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与对家书的期待。
首联“欲穷方外境,豁目蜃江头”,开篇即以壮阔的视野展现,诗人渴望探索未知的远方,目光投向蜃江的尽头,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风响潮回浦,月明人倚楼”,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风声与潮水的回响交织,月光下的人影倚靠在楼阁之上,既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颈联“客怀双老鬓,世事一浮沤”,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年华的流逝紧密相连,通过“双老鬓”这一形象,表达了岁月不居、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世事一浮沤”则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世事如浮云般变幻无常,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短暂性。
尾联“借问南飞翼,家书得寄不”,诗人以询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一封家书的期待显得尤为强烈,既是对亲情的渴望,也是对稳定与归属感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面对广阔世界时的思考、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庭温暖的深切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忆昔叨从班,入朝大明宫。
五更催上马,梦里过万松。
想见天竺山,九重吟清风。
头垢不暇梳,爬搔常靡通。
今来幸閒放,栉比肯匆匆。
清晨解绦辫,千梳复重重。
不羡列禦寇,散发摇风鬉。
气舒两目明,顿与离朱同。
此乐岂易得,快意适相逢。
再拜复再拜,深恩荷天公。
我登超然台,积雨久不止。
台下柳成行,柳下满塘水。
环塘率乔木,照影弄清泚。
恍如在故乡,西湖古寺里。
气象极幽深,景物尽苍翠。
十年劳梦想,一夕居眼底。
独坐不能去,颓然起深思。
钟鸣主人归,烛光何烨炜。
笑语复移时,夜久余当起。
归路夫何如,江声寒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