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洛阳城,衢术万国通。
车尘日交骛,襟期那易同。
目成者谁欤,言笑春怡融。
我自商声歌,君亦手丝桐。
西风忽以厉,高情逐云鸿。
辍笔金銮坡,一麾沧海东。
补过要汲直,草诏须陆公。
盈庭愕相顾,蹇蹇胡不容。
君去我独留,我阙谁与攻。
况复狗尾续,羞颜莲炬红。
煌煌洛阳城,衢术万国通。
车尘日交骛,襟期那易同。
目成者谁欤,言笑春怡融。
我自商声歌,君亦手丝桐。
西风忽以厉,高情逐云鸿。
辍笔金銮坡,一麾沧海东。
补过要汲直,草诏须陆公。
盈庭愕相顾,蹇蹇胡不容。
君去我独留,我阙谁与攻。
况复狗尾续,羞颜莲炬红。
这首宋诗《祖饯三山赵茂实二首(其一)》是程公许所作,描绘了洛阳这座繁华都城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赵茂实离别时的情感交流。首句“煌煌洛阳城,衢术万国通”展现了洛阳城的辉煌和国际交往的繁盛。接下来的“车尘日交骛,襟期那易同”表达了车水马龙中人们难以轻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诗人感慨“目成者谁欤,言笑春怡融”,暗示了与赵茂实之间深厚的友情。他们共享音乐,以丝桐之音表达情感,“我自商声歌,君亦手丝桐”。然而,突然的变故使赵茂实不得不离开,他将前往东海任职,“辍笔金銮坡,一麾沧海东”。
诗人期待赵茂实能保持正直,直言不讳,“补过要汲直,草诏须陆公”,并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自己的孤独和责任,“君去我独留,我阙谁与攻”。最后两句“况复狗尾续,羞颜莲炬红”以比喻收束,寓意赵茂实的离去如同狗尾续貂,而自己则感到羞愧,因为无人能替代他的位置。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洛阳繁华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前途的关切和自我反思。
江左金陵簇锦花,城南阛阓拥烟霞。
云斤月斧挥天半,星拱虹梁照水涯。
晴日垂杨笼巷陌,薰风细草护堤沙。
楩楠鸠集开新第,亭馆蜂屯胜旧衙。
楼倚亨衢沾雨露,坊题华翰绕龙蛇。
路通赤舄三槐府,墙隔乌衣百姓家。
拟待桓圭加上爵,行看大纛拥高牙。
春从凤沼来黄阁,人向鹓班领白麻。
沸海市声还厌听,软香尘土不容遮。
枥喧贵介五色马,门过豪商七宝车。
晓出绣袍朝紫禁,夜归银烛列红纱。
蜀称锦里何堪比,唐有青泥亦谩誇。
冠盖往来联玉笋,琴樽谈笑吐天葩。
长由坦道全终始,应与鸣珂播迩遐。
金陵客舍长安陌,寸土如金苦嫌窄。
生平爱竹负赏心,梦里犹思见颜色。
谁人磊落独不群,玉堂侍讲武陵君。
窗前隙地祗寻丈,移得一段湘川云。
九龙山人更才绝,潇洒胸襟贮冰雪。
醉来为扫墨君图,下笔纵横见奇节。
琅玕交股铁作刀,凉吹入户声萧骚。
清阴常对白日静,修干直拂三秋高。
金銮朝退频相过,对竹看图欲忘我。
脱却乌纱挂碧枝,扫石还因绿苔坐。
周郎造我亦何为,高怀似与主人期。
敲门看竹久未厌,便索此图而得之。
乡山筋竹闽南路,每叹别来春几度。
若能转赠金错刀,不惜琼瑶报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