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轻龙意倦,雨宿鸟声阑。
晓袖浮芳润,轻蹄印草乾。
尘光愁欲放,曙色幸犹跚。
望里青梅落,应为渴者酸。
云轻龙意倦,雨宿鸟声阑。
晓袖浮芳润,轻蹄印草乾。
尘光愁欲放,曙色幸犹跚。
望里青梅落,应为渴者酸。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清晨的景象,细腻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锐观察。
首联“云轻龙意倦,雨宿鸟声阑”以轻盈的云彩和疲惫的龙意象,以及雨后鸟儿的叫声渐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慵懒的氛围。云彩轻薄,仿佛龙也感到疲倦,不再翱翔,鸟儿的鸣叫也逐渐稀疏,暗示着雨后的宁静与平和。
颔联“晓袖浮芳润,轻蹄印草乾”则转向对细节的描绘。晨光中,诗人的衣袖似乎沾染了花香的湿润,轻柔地触碰着周围的景物。同时,马蹄踏过的地方,草地上的痕迹已经干涸,显示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
颈联“尘光愁欲放,曙色幸犹跚”进一步深化了对光线变化的感受。随着曙光的逐渐显现,原本被尘埃遮蔽的光芒似乎想要释放出来,但又显得有些迟缓和犹豫。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现出一种既期待又略带忧郁的情绪。
尾联“望里青梅落,应为渴者酸”将视角转向远处,青梅掉落的情景引发了诗人的联想。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蕴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青梅的酸涩可能象征着生活的苦涩,而“渴者”则可能是对那些在生活困境中挣扎的人们的同情与关怀。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清晨的宁静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莽莽苍苍,此画此诗,于何乞灵。
看树色分山,奔崖忽断,涛声拍岸,过峡犹争。
尘海惊心,江光照眼,富贵当年别有情。
沉吟久,问卧游何处,惆怅狂生。故家卷轴纵横。
刚剩得、严陵一翠屏。
笑我欲从之,虚空吊诡,叟何为此,元默撄宁。
枫老全丹,橘荒犹绿,净埽苍云读道经。
林深窈,只笔痕墨沈,数载才成。
地不足东南,厥池日朝夕。
浮天忽如梦,络域斯其脉。
归塘无尽藏,委输孰为役。
渺茫抚遗经,鸿蒙朝夙昔。
一越而三千,奢愿何时释。
五更登兹楼,霍尔堕心魄。
冶夷疑蜃游,腾轩怖鳌掷。
星星献殷霞,照面不成赤。
霞奔如有声,日起已千尺。
蒙蒙湿未收,照见岛烟白。
仿佛榑桑华,闪荡碧津碧。
天开东皇家,帝与九老宅。
且可神与游,讵能目为逆。
青岱隐北指,瓯越味南适。
嗟兹剡鄞间,生民夙多厄。
妖寇时纷乘,岛夷每充斥。
去灭涛千寻,来便风一席。
海堤复时溃,当冲尽枯骼。
我来幸清晏,所见馀悲唶。
休养气渐苏,承平岁逾百。
避风无爰居,澄澜有水伯。
破车归波臣,响杼坐泉客。
蓬莱隐可望,祖洲了如积。
万顷明盐田,三时贡蕃舶。
随珠出沉渊,颠贝来重译。
所苦雀跃游,欲往体无翮。
谁渗娲皇灰,助填精卫石。
尽化桑田平,无使瀴溟隔。
餐得枫香归,颓光驻驹隙。
《登镇海城楼观海》【清·黄景仁】地不足东南,厥池日朝夕。浮天忽如梦,络域斯其脉。归塘无尽藏,委输孰为役。渺茫抚遗经,鸿蒙朝夙昔。一越而三千,奢愿何时释。五更登兹楼,霍尔堕心魄。冶夷疑蜃游,腾轩怖鳌掷。星星献殷霞,照面不成赤。霞奔如有声,日起已千尺。蒙蒙湿未收,照见岛烟白。仿佛榑桑华,闪荡碧津碧。天开东皇家,帝与九老宅。且可神与游,讵能目为逆。青岱隐北指,瓯越味南适。嗟兹剡鄞间,生民夙多厄。妖寇时纷乘,岛夷每充斥。去灭涛千寻,来便风一席。海堤复时溃,当冲尽枯骼。我来幸清晏,所见馀悲唶。休养气渐苏,承平岁逾百。避风无爰居,澄澜有水伯。破车归波臣,响杼坐泉客。蓬莱隐可望,祖洲了如积。万顷明盐田,三时贡蕃舶。随珠出沉渊,颠贝来重译。所苦雀跃游,欲往体无翮。谁渗娲皇灰,助填精卫石。尽化桑田平,无使瀴溟隔。餐得枫香归,颓光驻驹隙。
https://shici.929r.com/shici/TM1IiV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