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变既云下,古道日浇漓。
奔趋竞成俗,翕訾营其私。
富贵苟可得,宁计节义隳。
鄙哉邪佞子,妇女留须眉。
吾观贞轩翁,挺拔人中奇。
衡门养高洁,食力聊自宜。
立心羞婀娜,制行无倾欹。
安贫靡卑屈,乐道无忧疑。
朝弹猗兰操,夕歌考槃诗。
不求儿童怜,只许天公知。
譬如百尺松,不作妖妍姿。
又如百炼金,不作绕指随。
夷齐空山守,采薇可充饥。
谁言原宪贫,商歌自怡怡。
斯人虽云远,逸驾非难追。
愿翁保令德,终始期无亏。
世变既云下,古道日浇漓。
奔趋竞成俗,翕訾营其私。
富贵苟可得,宁计节义隳。
鄙哉邪佞子,妇女留须眉。
吾观贞轩翁,挺拔人中奇。
衡门养高洁,食力聊自宜。
立心羞婀娜,制行无倾欹。
安贫靡卑屈,乐道无忧疑。
朝弹猗兰操,夕歌考槃诗。
不求儿童怜,只许天公知。
譬如百尺松,不作妖妍姿。
又如百炼金,不作绕指随。
夷齐空山守,采薇可充饥。
谁言原宪贫,商歌自怡怡。
斯人虽云远,逸驾非难追。
愿翁保令德,终始期无亏。
此诗《贞轩诗》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对比古今世风的变迁,赞美了贞轩翁坚守高洁品质与正直人格的精神。全诗以“世变”开篇,揭示了社会风气的衰败和人们追求私利的普遍现象,接着以“奔趋竞成俗,翕訾营其私”描绘出世俗的浮躁与功利心态。
转折处,诗人笔锋一转,赞扬了贞轩翁的高尚品德:“吾观贞轩翁,挺拔人中奇。”他居住在简陋的衡门之中,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这种行为体现了对物质贫困的不屑和对精神富足的追求。贞轩翁的心志坚定,不为世俗所动摇,他的行为准则就是正直与独立,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保持着内心的纯洁和道德的尊严。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贞轩翁的生活态度:“安贫靡卑屈,乐道无忧疑。”他享受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无论是清晨弹奏《猗兰操》,还是夜晚吟唱《考槃诗》,都展现了他对自然与道的热爱。他不寻求他人的怜悯,只愿意与天地共存,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令人敬佩。
最后,诗人将贞轩翁比作百尺松与百炼金,强调其品格的坚毅与不屈,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保持自我,不受外界影响。贞轩翁的精神如同古代的伯夷、叔齐,宁愿饿死也不食周粟,坚守节操。诗人还提到,即使像原宪这样的贫士,也能通过自得其乐的歌声找到心灵的慰藉。
全诗通过对贞轩翁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孙承恩通过这首诗,呼吁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能够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追求精神的富足,成为像贞轩翁那样卓尔不群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