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不乐仕,解组归柴桑。
溯风北窗下,坦腹傲羲皇。
储粟既屡空,乞食何惶惶。
有身即大患,斯语闻伯阳。
顾我亦多忤,丘樊思退藏。
惭无辟粒术,圭勺耗官仓。
渊明不乐仕,解组归柴桑。
溯风北窗下,坦腹傲羲皇。
储粟既屡空,乞食何惶惶。
有身即大患,斯语闻伯阳。
顾我亦多忤,丘樊思退藏。
惭无辟粒术,圭勺耗官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对陶渊明的评价和自我反思之作。诗人首先赞扬陶渊明不乐于仕途,毅然回归田园,他的行为在北窗下享受清风时显得坦荡自在,仿佛超越了古代帝王羲皇。然而,陶渊明虽然生活简朴,家中的粮食常常短缺,不得不去乞讨,这让他感到惶恐。诗人认为,生命本身已是大患,这种观点与道家先贤老子(伯阳)的思想相契合。
接着,贺铸反思自己的境遇,承认自己也常有违逆世俗之处,渴望像陶渊明那样退隐山林。但他自愧没有陶渊明那种辟谷的超然之术,只能消耗官府的仓储来维持生计,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独立人格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脱离尘世生活的感慨,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佳人鬓发,几回涂抹共蝉娟。
又何止三千。
拟待盈盈宝鉴,多少绮罗筵。
恨妖蟆怪事,长夜中天。
中河影圆。
清泪落尊前。
舞罢霓裳初服,肯为人妍。
□□□□,算惟有、蕊宫天上仙。
缑山鹤,亦欲蹁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