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资生活,庖厨藉割烹。
人间炊爨主,天上屈伸衡。
见说仙舆驾,均于此日行。
缅怀俞净意,精白寸心盟。
水火资生活,庖厨藉割烹。
人间炊爨主,天上屈伸衡。
见说仙舆驾,均于此日行。
缅怀俞净意,精白寸心盟。
这首诗《祀灶》由清代诗人李若琳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祭祀灶神的场景与意义。诗中以“水火资生活,庖厨藉割烹”开篇,巧妙地将日常生活中的烹饪活动与水火元素联系起来,暗示了灶神在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接着,“人间炊爨主,天上屈伸衡”一句,既指出了灶神在人间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暗含了其与天界的某种联系,体现了民间信仰中对灶神超自然力量的敬畏。
“见说仙舆驾,均于此日行”则描述了祭祀灶神的特定日子,人们会举行仪式,仿佛是迎接灶神驾临的盛况。最后,“缅怀俞净意,精白寸心盟”表达了对灶神纯洁、无私精神的崇敬,以及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承诺。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祭祀灶神这一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还蕴含了对和谐、纯洁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