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寂寂树阴阴,松不悲鸣竹不吟。
只有清泉逢白石,向人刺口说山林。
晚风寂寂树阴阴,松不悲鸣竹不吟。
只有清泉逢白石,向人刺口说山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林的图景,通过晚风、树阴、松竹和清泉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
“晚风寂寂树阴阴”,设定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夜晚场景。这里的“寂寂”形容晚风轻柔而又带有几分寂寞,它轻拂过树梢,树叶随之摇曳,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安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松不悲鸣竹不吟”,则是通过对比手法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松和竹在古代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而这里它们都不发出声音,似乎是在暗示诗人虽然身处寂寞之境,但却并不感到悲伤或是需要倾诉。
“只有清泉逢白石”,转换了场景的氛围。清泉与白石相遇,不仅形象鲜明,而且传达了一种清澈、坚实的意象,似乎在表达诗人心中的某种纯净和坚定。
最后,“向人刺口说山林”则是整个画面中最富有动态的一笔。这里的“刺口”,通常指的是泉水从石缝间涌出,声音清脆,如同要向人们倾诉什么。这句话传递了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似乎诗人通过这股清泉想要说出自己对山林的深切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安慰的一次探索。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烦恼,达到内心平静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遗钗断发填宫井,擪笛魂归春苑影。
墙外无人三两声,碧墀铺月梨花冷。
记得西园侍宴时,君王爱度《凉州词》。
长调穿风无气力,铜盘露赐传催急。
白杨瑟瑟迷金碗,纤尘光掩昭华琯。
歌台小妓惯偷吹,误渍残脂口香满。
蜀山破梦漏丁丁,不敢床前自报名。
回廊弓印惊鹦鹉,夜夜亲来续箫谱。
沧江括地维,瀛海包天根。
赭山驾长虹,校与他山尊。
秦王昔驱石,一一皆东奔。
鞭此不为动,骨立余殷痕。
祇今数千年,独喜岿然存。
潮汐靡不由,终古相吐吞。
伊余董蔬导,出入宜穷源。
拿舟涉洪波,周历惊心魂。
幸使井里安,夷险非所论。
努力凌绝顶,列宿高可扪。
大江自西来,潮势互飞翻。
坡陀触潆洄,水石声相喧。
于兹悟治理,扼要先蛟门。
登顿跨龙脊,不觉烟岚昏。
涩滩南下九里曲,红雨锦鳞映波绿。
老渔家住山之南,作椮养鱼如养蚕。
终年持竿不离手,截江而取心尤贫。
西岸鸣榔应东岸,大罟云合人声乱。
挺叉纷从烟波入,溅沫飞涛走惊电。
细鬣巨鳞不知数,登盘更爱雪花粲。
楼头少妇取作羹,手执双鲤不忍烹。
放尔径渡桃花水,尺素凭寄千万里。
却羡生涯易足似渔家。
夫举网,妇拿槎,年年不负潭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