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省种竹偶书呈同省诸公并寄邓苏二翰林》
《西省种竹偶书呈同省诸公并寄邓苏二翰林》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五月十三竹迷日,今年仍自晏阴初。

分将池籞千竿翠,就得枫槐一雨馀。

红叶苍苔相映带,南荣北户顿萧疏。

欲为林下诸君咏,便是涛戎亦尽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十三日,诗人于西省种植竹子的情景,以及对竹林生长环境的细致观察与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翠绿的竹竿、雨后的枫槐、红叶与苍苔的相互映衬,以及林下的宁静氛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之美。

首句“五月十三竹迷日”点明时间与地点,竹林在夏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迷人。接着,“今年仍自晏阴初”描述了竹林在初夏的阴凉中生长的景象,暗示着竹子在温和湿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分将池籯千竿翠,就得枫槐一雨余”两句,诗人以“池籯”(池塘边的竹丛)和“枫槐”(枫树和槐树)作为对比,强调了竹子在雨后展现出的生机勃勃。翠绿的竹竿与雨后的枫槐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红叶苍苔相映带,南荣北户顿萧疏”进一步描绘了竹林中的自然景观。红叶与苍苔的相互映衬,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也赋予了竹林以生命力。同时,通过“南荣北户顿萧疏”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竹林的茂盛与周围环境的空旷对比,突出了竹林的独特魅力。

最后,“欲为林下诸君咏,便是涛戎亦尽书”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赞美这片竹林,甚至愿意将所有的文字都用来歌颂它。这种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与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生长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集古.南游

一片归心白羽轻,一场春梦不分明。

东风二月淮阴郡,总是关山离别情。

(0)

襄阳咏史·其二十八汉阴台

怪来赐也多言甚,笑倒忘机老汉阴。

巧拙大都归一溉,宁教劳力莫劳心。

(0)

留别草堂诸友

青山莫厌往来频,野鹤孤云自在身。

客路傍春风色好,明朝便是远行人。

(0)

碧落途中遇雪

出郭山行十里馀,据鞍拥鼻一臞儒。

飞花落在吟肩上,便是蓝关遇雪图。

(0)

史遂良酒债·其三

涤器不辞亲酌,过门无柰客恶。

未尝解下金龟,必能画得黄鹤。

(0)

送参谋刘君祥·其二

马首风花拂面寒,十年两度过阴山。

浮云暮暮朝朝里,行雁兄兄弟弟閒。

大抵故乡生处乐,莫教明主放时还。

如今造物尤难料,枉使身心不得闲。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