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夜吟竹屋因约友人明日登楚台》
《雪夜吟竹屋因约友人明日登楚台》全文
宋 / 赵希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只许吟踪向此来,径无吟屐损苍苔。

雪明霜树清于月,人涤茶瓯瘦似梅。

古瓦旋磨成砚璞,腐桐新琢作琴材。

晓晴不管寒侵骨,儗看湘山上楚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ěyínzhúyīnyuēyǒurénmíngdēngchǔtái
sòng / zhàomài

zhīyínzōngxiàngláijìngyínsǔncāngtái

xuěmíngshuāngshùqīngyuèréncháōushòuméi

xuánchéngyàntóngxīnzhuózuòqíncái

xiǎoqíngguǎnhánqīnqīngkànxiāngshānshàngchǔtái

翻译
只允许诗人的足迹来到这里,小径上没有诗鞋踩过,青苔依旧完好。
雪照亮了霜冻的树木,比月光更清澈,人品茗如梅般清瘦。
古老的瓦片经过打磨,成了砚台的原石,腐朽的梧桐新雕琢成琴的材料。
早晨的阳光不管寒冷刺骨,只想欣赏湘江边的楚台景色。
注释
只许:仅限于。
吟踪:诗人的足迹。
径:小径。
吟屐:诗人的木屐。
损:破坏。
苍苔:青苔。
雪明:雪光明亮。
霜树:霜冻的树。
清于月:比月光更清澈。
人涤:人品茗。
瘦似梅:如梅般清瘦。
古瓦:古老的瓦片。
旋磨:快速打磨。
成砚璞:成为砚台的原石。
腐桐:腐朽的梧桐。
新琢:新雕琢。
作琴材:制作成琴的材料。
晓晴:早晨的晴天。
不管:不顾。
寒侵骨:寒冷侵入骨髓。
儗看:想要观赏。
湘山:湘江边的山。
楚台:古代楚国的高台。
鉴赏

这首宋诗《雪夜吟竹屋因约友人明日登楚台》是赵希迈的作品,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竹屋中吟咏的情景,以及对与友人共游湘山楚台的期待。首句“只许吟踪向此来”,表达了诗人专注于诗歌创作,足迹仅限于竹屋之内,对这里的热爱和专注。次句“径无吟屐损苍苔”,暗示竹屋环境幽静,连行人的足迹都未曾破坏其宁静。

第三句“雪明霜树清于月”,运用比喻,形容雪后的竹树在月光下更加明亮,清冷如画,展现出冬日景色的纯净之美。第四句“人涤茶瓯瘦似梅”,诗人以茶瓯自比,形象地描绘出自己清瘦的形象,暗示了生活的简朴和心境的高洁。

第五、六句“古瓦旋磨成砚璞,腐桐新琢作琴材”,进一步描绘了竹屋的古朴和雅致,将旧物赋予新的生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欣赏。最后一句“晓晴不管寒侵骨,儗看湘山上楚台”,表达了诗人期待黎明时分,不顾寒冷,与友人一同登高望远,共享美景的豪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雪夜吟诗的孤寂与雅趣,以及对友情和自然景色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雅情怀。

作者介绍

赵希迈
朝代:宋

赵希迈,字端行,(一作瑞行)号西里,永嘉人。约公元一二四o年前后在世,即宋理宗嘉熙末前后在世。能词,作有西里稿。
猜你喜欢

自苏州行至昏刻未到昆山河傍有竹林数亩晚风可佳故驻跸于此赋得劲节疏枝带晚风之句

无意虚中得劲节,非关强作有疏枝。

晚风不待春将老,寸晷岂容年少时。

落照昆山掩玉色,远分秦望感人思。

初来更觉渔家乐,援笔题笺叹暮诗。

(0)

尖峰山谷口作

塞山秀出亦娟娟,细路穿林碧磴悬。

却为晚来飞雨过,数峰横翠入寒烟。

(0)

喜雨

暮雨霏微过凤城,飘飘洒洒重还轻。

暗添芳草池塘色,远慰深宫稼穑情。

(0)

咏枣

蓐收司契物华新,累累丹苞日可亲。

汉帝殿前曾郑重,吕仙亭下诧奇珍。

味逾石蜜甜偏永,红迈朱樱色莫伦。

怪道仲思名姓著,好同玉李供枫宸。

(0)

御带花

未放枝头嫩叶青,先开绛蕊照春晴。

若无颜色宜宫院,安得花间御带名。

(0)

缺题

秋深菊圃吹寒风,报道阿家花早丛。

莺羽半遮西子白,鹤翎斜映太真红。

参差万朵霜天晓,稠叠千枝烟雨空。

肯与山樵分秀色,移栽不远过墙东。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