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封寺》
《天封寺》全文
宋 / 刘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桂旗芝盖翳浓阴,严宇峥嵘枕柰林。

蜺座有花和法雨,龙渊如鉴彻麸金。

锡杖化去圆泉在,石志文昏乱藓侵。

尘寰渐遥天路近,慈云辉物已灰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ānfēng
sòng / liúdān

guìzhīgàinóngyīnyánzhēngróngzhěnnàilín

zuòyǒuhuālóngyuānjiànchè{zuǒmàiyòu}jīn

zhànghuàyuánquánzàishízhìwénhūnluànxiǎnqīn

chénhuánjiànyáotiānjìnyúnhuīhuīxīn

注释
桂旗:桂花制成的旗帜,象征尊贵或节日气氛。
芝盖:神话中的仙人所乘的华盖,比喻宫殿的威严。
严宇:庄严的宫殿。
法雨:佛法的教诲,也可指甘霖。
龙渊:深潭或深渊,常用来比喻清澈见底。
麸金:泛指金黄色的光泽。
锡杖:僧侣持的杖,象征僧侣身份。
圆泉:圆形的泉水,可能象征着轮回或永恒。
石志: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或记事。
藓侵:苔藓侵蚀,暗示岁月的痕迹。
尘寰:人间,世俗世界。
天路:通往天界的道路,象征理想或精神追求。
慈云:充满慈悲的云彩,可能指佛光。
灰心:心如死灰,形容极度失望或疲倦。
翻译
桂花旗帜遮蔽了浓密的树荫,庄严的宫殿高耸在柰树林中。
霓虹般的座位上有花朵绽放,仿佛法雨滋润,龙渊般的深渊清澈如镜,映照出麸金色的光芒。
锡杖化为圆形的泉水仍在,石头上的铭文因岁月侵蚀而模糊不清。
人间越来越遥远,通往天界的道路却似乎更近了,慈祥的云彩照耀万物,但我的心已疲惫如灰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景象。"桂旗芝盖翳浓阴,严宇峥嵘枕柰林"两句以桂树和奇石作为画面焦点,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桂旗可能指的是桂花盛开时飘逸的香气,如同神圣的旌旗,而芝盖则是长在岩石上的灵芝,翳浓阴则是树木被浓密的云雾所笼罩,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意境。严宇峥嵘枕柰林,则形容山势险峻,林木茂盛,如同一幅宏大的山水画。

"蜺座有花和法雨,龙渊如鉴彻麸金"两句中,蜺座可能指的是古寺中的佛教道场,有花则是自然界的生机与寺院文化的交融,而和法雨则是在表达一种禅定清净之境。龙渊如鉴,则是形容山涧清澈,如同明镜,麸金则可能指的是水石交响的声音清脆悦耳。

"锡杖化去圆泉在,石志文昏乱藓侵"两句中,锡杖化去,则是说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物象的变化,而圆泉在则可能指的是寺院中的一个古井或泉水,仍旧静默地存在。石志文昏则形容石刻上的文字因年深月久而变得模糊难辨,乱藓侵则是时间对一切事物的侵蚀。

"尘寰渐遥天路近,慈云辉物已灰心"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佛法的向往。尘寰渐遥,则是说尘世间的纷扰逐渐远去;天路近,则可能暗示着通往真理或涅槃的道路越来越近。慈云辉物已灰心,慈云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慈悲为怀,而辉物则是形容寺院中庄严的佛像和法器,已灰心则可能表达了一种对世间情感的放下与心灵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佛教文化的融合,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主题。

作者介绍

刘丹
朝代:宋

刘丹,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为殿中侍御史。事见《宋会要辑稿》刑法五之一六。
猜你喜欢

题邹一桂联芳谱即用其韵.其十四.鸡冠花.凤尾草

草草花花各色形,菀枯无过阅推蓂。

雒阳牛后如相较,绛帻羞他立晓庭。

(0)

赋得溪月松风

松下溪边三架宜,奎章四字揭檐楣。

每从弄月吟风际,常切望云就日思。

陶冶性灵非独乐,推迁岁月有馀悲。

升堂未易窥神旨,道筦天倪蕴莫遗。

(0)

陆治寒梅夜月即用其韵

谁知雪里香,却是月中影。

江上倚黄昏,冰心不觉冷。

(0)

题洋菊四十四种·其三十一紫霞觞

玼萼扬芳永,珉枝作态斜。

瀼瀼承沆瀣,真是泛流霞。

(0)

幻花八咏用张鹏翀韵·其七笔花

垂露非秋自蔚霞,管城无处不生花。

宁关木本宁草本,抑是江家抑马家。

意蕊心苗常护养,云勾月抺任横斜。

雕章五色谁应伴,紫殿还闻设九华。

(0)

翠云堂对雨

名山寻冒雨,长夏喜乘凉。

园内此堂古,庭阴双桧苍。

云容空翠合,烟意远峰藏。

且置登山屐,怡情是缥缃。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