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
腰垂紫文绶,手控黄金勒。
高视黑头翁,遥吞白骑贼。
先麾牙门将,转斗黄河北。
帐下亲兵皆少年,锦衣承日绣行缠。
辘轳宝剑初出鞘,宛转角弓初上弦。
步人抽箭大如笛,前把两矛后双戟。
左盘右射红尘中,鹘入鸦群有谁敌。
杀将破军白日馀,回旃舞旆北风初。
郡公楯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
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
腰垂紫文绶,手控黄金勒。
高视黑头翁,遥吞白骑贼。
先麾牙门将,转斗黄河北。
帐下亲兵皆少年,锦衣承日绣行缠。
辘轳宝剑初出鞘,宛转角弓初上弦。
步人抽箭大如笛,前把两矛后双戟。
左盘右射红尘中,鹘入鸦群有谁敌。
杀将破军白日馀,回旃舞旆北风初。
郡公楯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的英勇形象和对国家无限忠诚的情怀。开篇“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表达了将军誓死捍卫边疆、为国献身的决心。接下来的几句详细描写了将军的仪表和武装,显示出他的威严和英勇。
“高视黑头翁,遥吞白骑贼”一句中,“黑头翁”可能指的是胡人或边疆地区的人群,将军以高瞻远望的姿态监视着那些潜在的敌人。紧接着的几句则是对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进行了描绘,其中“帐下亲兵皆少年,锦衣承日绣行缠”一句表明这些随从都是年轻有为的勇士,他们穿着华丽的服饰,跟随将军征战。
“辘轳宝剑初出鞘,宛转角弓初上弦”这两句则是对武装进行的具体描写,突出了武器的精良和战斗即将到来的紧张气氛。随后的几句继续强调了战场上的激烈冲杀和将军的英勇无畏。
“左盘右射红尘中,鹘入鸦群有谁敌”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战争中的混乱与血腥,以及将军在其中所展现出的绝对优势。紧接着,“杀将破军白日馀,回旃舞旆北风初”则是战后胜利的景象,将军的旌旗在北风中飘扬,显示出战争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最后两句“郡公楯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则转换了语境,从战争场面过渡到和平时刻的通信方式,表明即使在战后的休整之中,将军也仍旧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激昂的语言,塑造了一位不仅英勇善战,而且有着深厚文化素养和坚定信念的将领形象。
长安画士称三朱,黄生卖画来京都。
促膝已觉气潇洒,下笔忽见云模糊。
结交只有严芗府,历下亭边听秋雨。
卸驴先访净业湖,百顷莲花数声橹。
打门同醉西涯斋,蔬笋登盘苔上阶。
夜深谁遣鬼神入,床头壁上生烟霾。
二客据案各狂笑,放笔为之非意料。
当场许吐胸中奇,大叶粗枝出神妙。
望古我为人材愁,此画何减寅与周。
飘泊淮海同沙鸥,有才无命将焉求。
清风明月随处有,白云在天笔在手。
鹤可僮兮僧可友,我尚随人呼漫叟。
得钱便买菱与藕,三朱邀来同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