驹隙光阴自去留,眉头底用著闲愁。
人生枕上皆槐国,世事棋中几弈秋。
为子孙谋惟蠹简,有风月处即菟裘。
醉多醒语不觉晓,何处钟声出梵楼。
驹隙光阴自去留,眉头底用著闲愁。
人生枕上皆槐国,世事棋中几弈秋。
为子孙谋惟蠹简,有风月处即菟裘。
醉多醒语不觉晓,何处钟声出梵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单君范》,通过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态度。首句"驹隙光阴自去留"形象地比喻时间如白驹过隙,悄然流逝,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眉头底用著闲愁"则暗示诗人不愿被无谓的忧虑所困扰,主张享受当下。
颔联"人生枕上皆槐国,世事棋中几弈秋"运用了典故,将人生比作梦境(槐国),暗示世事如梦,而世事纷争又如同棋局,短暂且变幻莫测。"弈秋"出自《孟子》中的故事,寓意人生如棋,智者才能把握。
颈联"为子孙谋惟蠹简,有风月处即菟裘"表达了诗人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专注于读书学习(蠹简),在自然风月的美好之处安享晚年(菟裘,古代隐士居所)。尾联"醉多醒语不觉晓,何处钟声出梵楼"以酒醉后的清醒话语和远处寺庙的钟声,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禅意的氛围,体现出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