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梁杂兴·其一》
《大梁杂兴·其一》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梁孝池台迹已陈,邹枚去后复何人。

黄鹂百啭日西下,柳外长烟依旧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梁(今河南开封)一处历史遗迹的荒凉景象,以及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生机。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离去和自然界的循环更迭,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梁孝池台迹已陈”,点明了地点和历史背景,暗示了大梁曾经的繁华与辉煌已经过去,只剩下遗迹供人凭吊。“陈”字形象地描绘出遗迹的沧桑与荒废。接下来,“邹枚去后复何人”,运用典故,提到邹阳和枚乘两位汉代文士,他们曾活跃于大梁,如今也已远去,言下之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梁再难寻觅往日的文采风流。这种对比手法,强化了历史与现实的反差。

“黄鹂百啭日西下”,转而描写自然景象,黄鹂鸟的鸣叫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悠扬,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一句以动衬静,通过生动的鸟鸣声,反衬出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黄昏的景象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

最后一句“柳外长烟依旧春”,将视线从地面抬高,转向远方的柳树和缭绕的烟雾,描绘出一幅春日傍晚的画卷。这里的“依旧春”不仅指季节的更替,也暗含着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前文所描述的历史遗迹和人事变迁,使得这幅画面中蕴含着深沉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大梁遗址的荒凉与自然界的生机,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雪中登富春山

群山万壑白嶙峋,雪里移舟问富春。

诸将汉家依日月,故人天上动星辰。

千年宿草埋钟鼎,七里寒烟护钓纶。

最羡羊裘堪傲世,青袍愁染洛阳尘。

(0)

秋夜送客

秋至关河木叶乾,送君西去路漫漫。

潮喧古渡猿啼隐,露下空江雁影寒。

数点渔灯归浦远,一声僧磬出林残。

片帆渺渺知何处,后夜相思独倚栏。

(0)

经旧游怀康元龙

西陵分别后,踪迹各飘零。

又见枫林赤,依然酒幔青。

关河仍旧路,风雪忆邮亭。

独坐孤灯下,疏砧未可听。

(0)

涪州张节妇

涪水澄如练,还同节妇心。

柏舟吟自苦,湘竹泪何深。

矢志终箕帚,留颜见稿砧。

贞魂应不朽,褒宠有纶音。

(0)

赠陈道源参军

冷曹堪傲性,大雅见遗音。

衙只听莺放,山多信马寻。

一官同鲍照,五字比陈琳。

俸薄难供客,时捐卖赋金。

(0)

泊黯淡滩登观音寺

古寺俯空滩,溪深客到难。

浪疑南海涌,山作普陀看。

幡影临流湿,钟声出谷寒。

禅心如止水,元不碍风湍。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