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弹琴》
《弹琴》全文
清 / 张梁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偶坐藤萝下,挥手弄素琴。

我琴不悦耳,能作澹泊音。

本非求人知,我自写我心。

钟期既已亡,成连谁能寻?

岂徒桑与濮,六代趋荒淫。

时世有升降,性情无古今。

抚兹枯桐枝,欲辨口若喑。

罢琴人寂然,明月窥疏阴。

(0)
鉴赏

这首诗《弹琴》由清代诗人张梁所作,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藤萝之下,手持素琴,弹奏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音乐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

首句“偶坐藤萝下”,描绘了诗人偶然间坐在藤萝之下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自然的氛围。接着,“挥手弄素琴”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活动——弹奏古琴。诗人选择在这样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弹琴,暗示了他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表达的愿望。

“我琴不悦耳,能作澹泊音。”诗人坦诚地表示自己的琴声可能并不悦耳,但能够传达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感。这反映了诗人追求的并非外界的认可或赞美,而是通过音乐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

“本非求人知,我自写我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弹琴的目的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种自我表达的纯粹性,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真谛的深刻理解。

“钟期既已亡,成连谁能寻?”引用了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知音难觅的感慨。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伯牙,将理想的听众比作钟子期,表达了对真正理解自己音乐与情感的人的渴望。

“岂徒桑与濮,六代趋荒淫。”这一句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批评了过去某些时代的奢靡与荒淫,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精神追求的坚持。

“时世有升降,性情无古今。”指出尽管时代变迁,但人的本性与情感是永恒不变的。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

“抚兹枯桐枝,欲辨口若喑。”诗人抚摸着古老的桐木琴弦,想要表达内心的情感,却仿佛失去了声音,这象征着在现实世界中,真正的自我表达往往难以实现。

最后,“罢琴人寂然,明月窥疏阴。”描述了诗人结束弹奏后,周围一片寂静,只有明月透过稀疏的树荫,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这一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自我表达以及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人性本质的探讨。

作者介绍

张梁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与僧贞广

象教弥将坠,何僧礼独虔。

法轮无住脚,因果再生缘。

万劫身非有,千灯佛自传。

惭予素餐客,负尔太平年。

(0)

送侯生

侯生将家子,弱冠得腰金。

晓日辞枫陛,雄姿映羽林。

冀城春色早,漳海暮云深。

滨别何堪赠,边隅□主心。

(0)

严陆二太史教试中书叠韵戏柬一首

出处年来不解谋,风尘岁晏可能休。

谩誇妙舞当红袖,曾愧知心是白头。

闭户寻诗春自逸,倚门弹铗晚何求。

移书适问瀛东似,几日平津好汎舟。

(0)

和孙鹭沙太守

秋风箫瑟秋夜漫,兰菊墉高霜未残。

主人醑我青楼端,发兴谬托知音难。

然膏不尽永夕欢,罢琴照月倚增叹。

我亦春山薪桂标,拟报尊前殊玉盘。

(0)

题张复画二十绝·其十一

高梧翳长空,骄阳安在哉。

绿蕉携石色,复自墙头来。

(0)

僧明智自吴明卿所来将谒海东补陀大士赠之得二首·其一

汝从下雉来,欲作补陀参。

风波了无际,惟有天蔚蓝。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