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坐幽窗静炷香,却疑身与世相忘。
红深一树榴花发,绿嫩数杖支子芳。
孤坐幽窗静炷香,却疑身与世相忘。
红深一树榴花发,绿嫩数杖支子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画面,诗人独自坐在幽暗的窗前,静静地燃起一柱香,似乎已与世事隔绝。红艳的石榴花开得正盛,绿意盎然的枝条上,支子(一种植物)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在繁忙的世界之外,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是许多文人墨客追求的精神境界。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孤坐”与“世相忘”的孤独感与“红深”、“绿嫩”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和情感层次。
霜风激水蟹舍寒,渔火献俘清夜阑。
不烹五鼎若赊死,使之骨醉尤加餐。
尺半之鱼鳞六六,同入糟丘随小牍。
鼎来兼味口流涎,可使盘中食无肉。
浔阳从事姿南金,高山调古谁知音。
宁同娵隅作蛮语,生憎郭索多躁心。
檐头雪消春有意,洗盏开尊宜一醉。
持螯颇忆左手同,尺素不妨时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