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草太玄,万言无一是。
唯有鸱夷篇,千古不可毁。
太上立酒德,馀事徒为尔。
酤尽捐我衣,褴缕胜缯绮。
子云草太玄,万言无一是。
唯有鸱夷篇,千古不可毁。
太上立酒德,馀事徒为尔。
酤尽捐我衣,褴缕胜缯绮。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六)》。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古代哲学思想的借鉴,以及对饮酒文化的颂扬。
"子云草太玄,万言无一是。唯有鸱夷篇,千古不可毁。"
这里的“子云”指的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被比喻为云雾般高深而难以捉摸。"万言无一是"表达了老子哲理广大却无法用简单的话语概括。而"鸱夷篇"则是指《易经》中的一篇,作者认为它的智慧和道理历久弥新,不会因时间而褪色。
"太上立酒德,馀事徒为尔。"
这里借用了“太上忘情”的典故,意在表达超脱世俗的情感,通过饮酒来获得精神上的解放。"馀事徒为尔"则表示其他一切繁琐的事情都变得不重要。
"酤尽捐我衣,褴缕胜缯绮。"
诗人描述自己饮酒至酣,甚至将自己的衣服散掉,而那些破旧的布片却比起最华美的丝织品还要珍贵。这也隐含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老子哲学和《易经》的崇敬,也表达了通过饮酒来实现精神自由和超越世俗纷扰的生活态度。
自君之出西玉门,寒砧夜夜驱离魂。
楼兰未灭君不归,泪眼一注穷昆崙。
自纺自绩孰与存,眼青直到天地昏。
城中少年生情性,一曲离鸾岂堪听。
妾身自是蓝田璧,宁向峰头化为石。
海水屡见成丘山,犹望夫君生入关。
呱呱小儿尚在手,白衣苍狗无不有。
谁家去夫䞉出丑,世上妇人多姓柳。
长歌一曲杨柳枝,短歌一曲青云词。
近前劝君君莫疑。
男儿不作儿女态,所贵国士当酬知。
与君俱非年少时,桑弧蓬矢何当遗。
腰间环佩光陆离,取媚泉石非其宜。
留侯只掉三寸舌,黄石将略真王师。
宁戚车下鸣声悲,风尘漫漫缁短衣。
五羖大夫百里奚,世主不识终涂泥。
英雄所耻比草木,且复俛首就絷羁。
故国万世尤神奇,安能郁郁久居兹。
子云寂寞空守雌,屈身伸道非君谁。
君知鸿鹄合高飞,一翥万里无天涯。
短枋香稻藏罘罝,弋人慕君君不知。
阆风玄圃便栖止,慎勿下饮淤塘陂。
于乎慎勿下饮淤塘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