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古呈通守郑定斋·其一》
《怀古呈通守郑定斋·其一》全文
宋 / 王柏   形式: 古风

东方有猗桐,菀彼云之岑。

良工一斤斧,斲为膝上琴。

朱弦轻拂抹,盎然太古音。

不弹箕子操,不调离骚声。

安得夔典乐,天下终和平。

(0)
注释
猗桐:梧桐树, 古代常用于制作乐器。
菀:茂盛。
云之岑:云雾缭绕的山峰。
良工:技艺高超的工匠。
斤斧:斧头。
膝上琴:古人常放在膝盖上的小型古琴。
朱弦:红色的琴弦。
箕子操:指《箕子操》,古代忧国忧民的乐曲。
离骚声:指《离骚》的风格,象征屈原的诗歌。
夔典乐:夔:传说中的音乐神,这里指能带来和谐音乐的人。
翻译
东方有一棵茂盛的梧桐树,它耸立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上。
技艺高超的工匠用一斤重的斧头,把它雕琢成膝上的古琴。
红色的琴弦轻轻拂过,发出古老而深沉的音色。
这琴声不弹奏箕子的忧虑曲,也不模仿屈原的悲愤旋律。
如何才能像古代的大音乐家夔那样,让音乐带来天下太平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工匠巧手制作古琴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古代文化和音乐的怀念,以及对于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东方有猗桐,菀彼云之岑,这两句设置了一个高远、神秘的场景,猗桐即是用来制作古琴的珍贵木材,菀彼云之岑则营造出一片超凡脱俗的氛围。良工一斤斧,斲为膝上琴,这两句展示了工匠精湛的技艺和对音乐的热爱,将木材雕琢成可以放在膝上的琴,展现了一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朱弦轻拂抹,盎然太古音,从这里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朱弦即是用红色丝线包裹的琴弦,它轻轻被拂抹而发出的声音,是一种回响着古代深邃韵味的声音,盎然太古音则让人联想到那些流传千古、充满历史沉淀的音乐。

不弹箕子操,不调离骚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纯粹性的追求。箕子操和离骚声可能是当时一些通俗或是不够高雅的曲目,诗人拒绝这些曲目,显示出他对艺术高标准的坚守。

安得夔典乐,天下终和平,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宏伟愿景。夔典乐是古代圣人传下的音乐,被认为能使天下太平。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于社会和谐、世界永远和平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古琴制作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古代音乐文化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艺术的尊重与向往,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社会安宁的渴望。

作者介绍
王柏

王柏
朝代:宋   字:会之   籍贯:婺州金华   生辰:1197-1274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猜你喜欢

杂歌谣辞·吴楚歌(一曰燕美人歌)

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
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0)

送朱庆余及第归越

东南归路远,几日到乡中。
有寺山皆遍,无家水不通。
湖声莲叶雨,野气稻花风。
州县知名久,争邀与客同。

(0)

和李仆射雨中寄卢、严二给事

郊原飞雨至,城阙湿云埋。
迸点时穿牖,浮沤欲上阶。
偏滋解箨竹,并洒落花槐。
晚润生琴匣,新凉满药斋。
从容朝务退,放旷掖曹乖。
尽日无来客,闲吟感此怀。

(0)

早朝寄白舍人、严郎中

鼓声初动未闻鸡,羸马街中踏冻泥。
烛暗有时冲石柱,雪深无处认沙堤。
常参班里人犹少,待漏房前月欲西。
凤阙星郎离去远,閤门开日入还齐。

(0)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琵琶台

台上绿萝春,闲登不待人。
每当休暇日,著履戴纱巾。

(0)

胡芦沼

曲沼春流满,新蒲映野鹅。
闲斋朝饭后,拄杖绕行多。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