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从军行七首·其七》
《从军行七首·其七》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0)
注释
玉门山嶂:玉门关附近的山峰屏障。
几千重:形容山峦极其众多。
总是烽:到处都有烽火台,表示军事警戒频繁。
人依远戍:戍边的士兵依赖着远方的哨所。
须看火:需要依靠烽火作为信号或指引。
马踏深山:战马行走在深山之中。
不见踪:行进的痕迹很快被隐去,形容环境险峻或隐蔽。
翻译
玉门关周围的山峦重重叠叠,山南山北处处都设有烽火台。
守卫边疆的人们依靠烽火来传递信息,战马在深山中行走,足迹随即消失无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气氛。"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两句,通过对玉门山区连绵不绝、烽烟四起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边疆地区的险峻和军事活动的频繁。"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则表达了守军望着烽火以警戒敌情,以及战马在深山中行进无迹可寻的艰难与孤独。

诗中的意象和景物营造出一种边塞生活的孤寂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和战争氛围的渲染,展现了军人们离乡背井、生活在烽火连天之下的悲壮情怀。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玉峡石溪宋儒渊妻萧氏弟宋儒澜妻龙氏渊死萧年二十九澜死龙年二十七双影相吊孝养翁姑家人尝免寇萧宁濡半体母负以涉闻邻妪鬻子偿役萧为代偿龙遇众室火亟检翁姑遗像藏之不顾私赀萧长子大敷为邑庠生次子大受以孝友儒行著邑侯成公子学以事详于上旌表双节予闻其事嘉其志节为作双鹄之歌

矫矫双雌鹄,来自瑶池阳。

素影流皓月,清唳凌穹苍。

托身虽异匹,接翼时相将。

故雄各零落,中道成凄凉。

顾兹羽毛洁,忍同凡鸟翔。

朝饮碧汉露,暮餐玉禾粮。

育雏积岁月,健翮多文章。

翩翩共栖处,皎皎齐辉光。

我闻古贞女,雅操称英皇。

柏舟意独苦,漆室吟何长。

迩来西江上,炳节明星霜。

地古风尚烈,兰歇根犹香。

红颜谁家女,结发伯仲行。

鸾镜倏分影,鸳帏抱刚肠。

立孤计早决,矢死诚自彊。

衔木忘海远,落叶还树傍。

终能连枝秀,坐见荆花芳。

有邻羡德美,多福昭天常。

清风顽俗励,寡调知音伤。

我歌双鹄篇,令人心慨慷。

有生须坚植,浮世多猖狂。

结交金兰契,感恩桃李场。

一朝等胡越,反噬如豺狼。

执鞭固不耻,按剑宁相忘。

所以倜傥士,濯足归沧浪。

寄言少年子,莫惜银粉妆。

韶华岂再至,令名诚可臧。

(0)

十四夜雪后对月

琼枝斜挂玉轮秋,积素承晖净不流。

谁怜寂寞惟僵卧,犹自更深一倚楼。

(0)

吴乡除夜歌三首·其三

荏苒流年去不回,夜深钟鼓莫相催。

金樽放饮香醪尽,但遣春光醉里来。

(0)

腊月十五夜月和子约

清光十五度,此度倍堪怜。

再满应同夜,重看却异年。

(0)

送刘守备兵维扬

建牙吹角海门东,尽道刘琨节制雄。

时听高谈樽俎上,夜闻清啸戍楼中。

已多遗爱留棠树,别有幽情倚桂丛。

咫尺江流才一水,音徽犹得奉馀风。

(0)

春暮

春尽馀寒衣尚重,朝阴黯黯恋芳丛。

鸟声浑隔云山外,花事全销风雨中。

尘累未能游五岳,宦情曾是薄三公。

年来防海催科横,浪说归田赋最工。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