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问我解何宗,一喝须教两耳聋。
满杓黄齑饱吃了,生涯总在钵盂中。
若人问我解何宗,一喝须教两耳聋。
满杓黄齑饱吃了,生涯总在钵盂中。
这首诗以禅宗的口吻,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首先,“若人问我解何宗,一喝须教两耳聋”,这句话运用了禅宗中的“棒喝”之法,意在打破常规思维,激发听者的内心觉醒。这里的“宗”指的是宗教或学说的宗派,诗人通过“一喝”来强调直接体验的重要性,暗示通过直观的感受和内心的领悟,可以超越文字和理论的束缚,直达真理的核心。
接着,“满杓黄齑饱吃了,生涯总在钵盂中”,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方式。黄齑,即为粗食,这里象征着修行者不求奢华,只求内心满足的生活态度。而“生涯总在钵盂中”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教修行者对物质的淡泊,认为真正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并不在于外在的拥有,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自足。这种生活哲学体现了佛教中“知足常乐”的思想,以及对物质欲望的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传达了佛教修行者对于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神京浩不及,仙关次第开。
名山逢好友,九日共登台。
济胜聊为具,吟诗愧别才。
何年清海甸,结屋此中来。
负郭先畴二顷馀,饱看雨后著耕夫。
软红尘里家山梦,却就君家阅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