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郴江百咏·其一东楼》
《郴江百咏·其一东楼》全文
宋 / 阮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危城雉堞对东山,谁创高楼十二栏。

独鹤不来松已老,春风动处日三竿。

(0)
翻译
危城的城墙对着东山,是谁建造了这座有着十二栏杆的高大楼宇?
孤独的白鹤未曾来访,松树已经显得苍老,每当春风轻轻吹过,阳光便洒下三竿
注释
危城:形容城池处于危险或不稳固的状态。
雉堞:城墙上的矮墙,用于防御。
东山:指东方的山脉或高地。
高楼:高大的建筑物。
十二栏:形容楼阁栏杆的数量。
独鹤:孤独的白鹤。
松已老:松树已经很老了,可能暗示时间的流逝。
春风:春天的风。
日三竿:太阳升起到三竿高度,表示时间已过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带有一丝孤寂的景象。开篇“危城雉堞对东山,谁创高楼十二栏”两句,通过对古城与高楼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沉重感和建筑的壮丽气势,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这里的“危城雉堞”象征着历史的沧桑,而“十二栏”的高楼,则是人类对空间和视野扩张的欲望。

接着,“独鹤不来松已老,春风动处日三竿”两句,转而描写了一种自然界的景色。这里的“独鹤不来”,暗示着一种孤寂感,似乎是诗人对现实中缺乏精神寄托的感慨。而“松已老”,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物是人非之感。“春风动处日三竿”则是在这宁静而又略显萧瑟的景象中,捕捉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一瞬。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和时光变迁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于过往与现实的反思,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语言简练而深沉,每个字眼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意象,显示出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阮阅

阮阅
朝代:宋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生辰: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猜你喜欢

对月忆海东旧游

荒村一片月,曾照海东游。

树暗山城路,花明水寺楼。

春风几回别,皓魄十年愁。

欲溯当时乐,飞光不可留。

(0)

题凯亭写意十二册·其六枇杷

馋口无端见一枝,筠圆几簇荫披离。

金丸嬴得琼浆味,忆杀江南五月时。

(0)

盆竹限韵

布石苔分断砌痕,几竿苍润恰宜盆。

碧深凉雨寒侵案,翠染疏烟绿到樽。

对榻忽疑开蒋径,傍窗别欲赋淇园。

此君随处堪移置,啸咏何妨悄闭门。

(0)

晓起

打窗一夜雨,晓起花枝乱。

天际敛阴云,溟濛烟未散。

(0)

弹琴流水上

弹琴流水上,水响忽停琴。

琴水□□□,各具太古音。

琴中可绘水,况在水之浔。

泉籁本天籁,况乃入琴心。

此时群动息,满座气萧森。

清商暗转弦,操我三峡吟。

风雨来飘爽,哀湍泻长林。

对景三往复,馀响答寒溜。

孰是会心人,琴理宛可究。

此境最移情,何如海上奏。

(0)

镇江

万里长江铁瓮城,三峰底柱犬牙撑。

山回北固常潮立,堑入东吴接海平。

自昔丹徒王气断,于今京口暮云横。

奔涛犹作蕲王鼓,想见残魂堕马惊。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