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青春,红貌聚。若肯回头,这下分明觑。
愿得回头心早悟。与道为邻,也处逍遥所。
善缘来,恶缘去。搜见真容,知向灵台住。
七座门开通的祖。跳出之时,便入长生路。
正青春,红貌聚。若肯回头,这下分明觑。
愿得回头心早悟。与道为邻,也处逍遥所。
善缘来,恶缘去。搜见真容,知向灵台住。
七座门开通的祖。跳出之时,便入长生路。
这首元代王哲的《苏幕遮·白告友人》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悟和修行追求的词。上片以青春红颜比喻人生的繁华阶段,劝诫友人珍惜当下,及时醒悟,回归内心清净:“正青春,红貌聚。若肯回头,这下分明觑。”这里暗示着繁华易逝,应及时省察。
接着,词人希望友人能与道同行,追求心灵的逍遥:“愿得回头心早悟。与道为邻,也处逍遥所。”这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下片进一步强调善恶因果,指出只有洞察真我,才能在心灵的“灵台”中找到归宿:“善缘来,恶缘去。搜见真容,知向灵台住。”这里的“七座门”可能象征着七情六欲或人生的七个阶段,通过洞察和净化,可以达到心灵的开悟。
最后,词人以“跳出之时,便入长生路”作结,寓意只有超越尘世束缚,才能踏上通往永恒生命(长生)的道路。整首词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词人在人生观上的独特见解。
文溪似秋浦,窈窕湛寒玉。
天净波平一鉴开,倒影金华千仞绿。
人家多住溪东西,飞栋辉煌接华屋。
疏槐杨柳荫当门,翠荇红蕖悦心目。
康氏楼居更萧爽,雕栏百尺凌云上。
仙姥峰高望欲齐,状元洲近平如掌。
词翁酒客屡招寻,吹竹弹丝共欢赏。
风物清华入吟啸,阛阓喧嚣断轮鞅。
忆昔总角初常游溪之涯,拆竿坐石堪垂钓,临水提筐逢浣纱。
朅来忽复四十载,漂泊不归双鬓华。
天涯往往闻逸兴,邂逅题诗徒自嗟。
岂不闻宋朝曾孝子,三子科名相继起。
连篇文采动公卿,文溪之名自兹始。
今人何必非古人,珍重贻谋在经史。
他年若绾银黄来,仰视高楼耀闾里。
《题康氏临清楼》【明·杨士奇】文溪似秋浦,窈窕湛寒玉。天净波平一鉴开,倒影金华千仞绿。人家多住溪东西,飞栋辉煌接华屋。疏槐杨柳荫当门,翠荇红蕖悦心目。康氏楼居更萧爽,雕栏百尺凌云上。仙姥峰高望欲齐,状元洲近平如掌。词翁酒客屡招寻,吹竹弹丝共欢赏。风物清华入吟啸,阛阓喧嚣断轮鞅。忆昔总角初常游溪之涯,拆竿坐石堪垂钓,临水提筐逢浣纱。朅来忽复四十载,漂泊不归双鬓华。天涯往往闻逸兴,邂逅题诗徒自嗟。岂不闻宋朝曾孝子,三子科名相继起。连篇文采动公卿,文溪之名自兹始。今人何必非古人,珍重贻谋在经史。他年若绾银黄来,仰视高楼耀闾里。
https://shici.929r.com/shici/iEyMdGXm1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