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阁论心地,重来感慨多。
故人今已矣,此道竟如何。
但使穷新得,终当订旧讹。
话言虽永隔,吾欲问沧波。
江阁论心地,重来感慨多。
故人今已矣,此道竟如何。
但使穷新得,终当订旧讹。
话言虽永隔,吾欲问沧波。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哭罗宗约二首(其一)》。诗人以沉痛的心情回忆与故人罗宗约的交往,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江阁论心地”,描绘了两人在江边阁楼中深谈的情景,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心灵的契合。然而,“重来感慨多”一句,却透露出诗人再次来到此处时,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友人离世的哀伤。
接着,“故人今已矣”直接点明了罗宗约的去世,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更加沉重。诗人不禁追问:“此道竟如何?”这里的“此道”既可理解为人生的道路,也可解读为两人之间的友谊之道,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不舍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但使穷新得,终当订旧讹。”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人生的坚持与信念。即使朋友已逝,但诗人希望自己的记忆能够保持清晰,不被时间模糊,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新交情的期待,以及对过往错误的修正。
最后,“话言虽永隔,吾欲问沧波。”诗人通过想象与友人在大海的彼岸对话,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无限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大海在这里象征着广阔无垠的世界,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永恒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与故人交往的回忆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制水,因以黄名楼。
楼成,子由作赋,坡翁为书之,刻於石。
予回自京师登楼怀古,并感项籍遗事,末章及之登临把酒,问黄楼人去,几番风雨。
妙绝颍滨楼上赋,坡老龙蛇飞舞。
千载风流,两翁笑傲,淮泗归谭尘。
衣冠安在,我来空自延伫。
下视**喧尘,惨昏烟落日,西风鼙鼓。
昔日争雄怀楚霸,百万屯云貔虎。
世事茫茫,山川历历,不尽凭阑思。
城头今古,黄河日夜东去。
娲皇补天,遗石两拳,几千仞兮。
定苍龙擘峡,罅和天坼,浮屠卓锡,庐倚云开。
世窄三千,天高尺五,日月低躔东复西。
人间世,听晨昏钟鼓,撼半空雷。
登临纱帽*鞋。
豁云梦、胸襟一快哉。
想醉倚高寒,飞仙可挟,清游纪胜,俗子难梯。
把酒乾坤,笑谭今古,崖藓摩挲认旧题。
九关近,便骖鸾高举,云气徘徊。
翠雾前驱,舞青蛟、飞动一檐晴色。
银凤翻空,*雪生香,风韵天然奇特。
素艳连娟清露晓,搜香处、蝶栖难觅。
这天与、水沉富贵,诗翁消得。
好是神仙姑射。
拥翠被香寒,甚般标格。
特立春深,清*兰幽,孤注惯谙寥寂。
惜芳但恐东风老,怕香屑、碎琼堪惜。
又不道、流年催人暗掷
水连天碧,更山光蘸绿,春醅初泼。
不尽长淮平似掌,漠漠乱云堆雪。
彩笔留诗,画船载酒,曾醉沙头月。
胜游历历,输他鸥鹭能说。
犹念歌吹楼西,执红牙度曲,那时留别。
一片离愁天共远,目送征鸿明灭。
杨柳春初,梅花雪后,旧梦还消歇。
多情如许,教人添几华发。
京尘满鬓,汗漫游还倦。
环佩玲珑惊梦断。
恰玉堂仙伯,携取圜桥,词翰客、枉顾情何恋恋。
衣冠何磊落,闲雅雍容,不把声光时自炫。
漫轻敲团月,煮玉泉冰,□啸傲、几多萧散。
笑归去,蓬莱跨清风,任香彻胸中,五千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