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多渐减灯前课,老甚都忘枕上愁。
一段高情谁会得,卧听檐雨泻清秋。
病多渐减灯前课,老甚都忘枕上愁。
一段高情谁会得,卧听檐雨泻清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雨夜》。诗中,诗人以自我为视角,描绘了年老体衰的生活状态。"病多渐减灯前课",写出了诗人因疾病缠身,即使在昏黄的灯光下读书学习也变得力不从心,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和身体的衰退。"老甚都忘枕上愁"进一步表达了老去的记忆减退,连平日的忧虑都似乎被岁月冲淡,只剩下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然而,诗的后两句"一段高情谁会得,卧听檐雨泻清秋"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尽管外表看似淡然,但诗人仍能感受到清秋之夜檐头雨声的宁静与凄美,这"高情"无人能懂,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深沉的哀愁。诗人通过雨声这一自然景象,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深思考,以及对理解者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陆游晚年的人生况味。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
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
直到城头总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