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策都门道,秋光月正中。
桂香迎去佩,剑气绕长空。
报捷未为喜,连登始惬侬。
吾宗久寥落,振起望双鸿。
献策都门道,秋光月正中。
桂香迎去佩,剑气绕长空。
报捷未为喜,连登始惬侬。
吾宗久寥落,振起望双鸿。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诩所作的《送文卿五卿两侄应试南都》。诗中描绘了送别文卿、五卿两位侄子参加南都科举考试的情景,充满了对他们的期望与祝福。
首联“献策都门道,秋光月正中”,开篇即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秋夜的月光洒在京城的大道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诗人站在都门外,心中满是对侄子们即将踏上科举之路的感慨。
颔联“桂香迎去佩,剑气绕长空”,运用象征手法,以“桂香”比喻文人学士的才华,“剑气”则寓指他们追求功名的决心。这两句描绘了侄子们佩戴着象征学问与志向的物品,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向着远方的考场迈进,其身影在夜空中留下了一道不凡的剑气。
颈联“报捷未为喜,连登始惬侬”,表达了诗人对侄子们考试结果的期待,并强调了连续取得佳绩的重要性。这里既有对侄子们个人成就的期许,也蕴含了家族荣耀的期盼。
尾联“吾宗久寥落,振起望双鸿”,诗人回顾家族长久以来的衰微,表达了希望通过侄子们的成功来振兴家族的强烈愿望。同时,将侄子们比作“双鸿”,寓意他们能够像鸿雁一样展翅高飞,不仅为自己争光,也为家族带来荣耀。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侄子们的深厚情感,又寄托了对家族未来的美好愿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教育、科举和家族传承的重视。
青青岩畔松,漠漠谷中兰。
孤贞抱幽寂,芳馨恒自怜。
移植公府中,土性非所便。
至人尚玄素,哲士保自然。
灵霞荡心虑,尘纷讵能缠。
守身戒枉尺,行义耻忘筌。
结庐西山麓,泛舟河水湍。
虽非金石固,神理谅可全。
生时有遗荣,没为闾里叹。
与君一别后,两见滁花开。
花开花落自春色,思君高卧梁王台。
梁王台深三尺雪,哀弦急管缘云切。
至今风流空耳闻,秖见台高上新月。
明月照君心,手弹绿绮琴。
夜静声激烈,谁为听君音。
罢琴对酒还复歌,春风万里吹黄河。
相思欲见知何地,雪台竹色今如何。
尝闻神仙俦,相娱分杯簪。
吾侪将无同,寻芳忻联骖。
缘兹抒吟豪,烟霞非穷耽。
楼台明空中,星辰疑可探。
幽墩滋苔青,山花迎风酣。
群峰遐观奇,流泉清而甘。
仓庚鸣春晖,金乌驱朝岚。
临风怀当年,沈沦基清谈。
皇明开新宫,佳晨崇朝参。
樗材叨郎曹,行藏期无惭。
殷勤摩穹碑,神功应周谙。
清游怜吾曹,新诗题山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