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藏遗刻,尘埃字半昏。
空挥岘首泪,谁起谢公门。
白石千年像,苍头五世孙。
他年想陈迹,卜筑向云根。
山寺藏遗刻,尘埃字半昏。
空挥岘首泪,谁起谢公门。
白石千年像,苍头五世孙。
他年想陈迹,卜筑向云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寺庙的凄凉景象。"山寺藏遗刻,尘埃字半昏"表明诗人来到了一个被岁月遗忘的山寺之中,那里的石碑上所刻的文字已经被厚厚的尘埃覆盖,只有部分还可辨认。这不仅是对物象的描绘,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淡漠。
"空挥岘首泪,谁起谢公门"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般景象所感受到的情感。"空挥"意味着无奈与悲凉,"岘首泪"则是山巅之泪,比喻为这古寺所流下的泪水。而"谁起谢公门"中的"谢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人物,或许是一位曾在此庙中修行或居住的高僧。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过去岁月与人物的怀念和探寻。
接下来的"白石千年像,苍头五世孙"更进一步描绘了这座寺庙的历史深度。"白石千年像"可能是指一尊历经千年的佛像,或者是某种古老的石刻艺术品,而"苍头五世孙"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长河和血脉的延续。
最后,"他年想陈迹,卜筑向云根"展现了诗人对于往昔遗迹的追思和对未来的憧憬。"他年"指的是过去的岁月,"想陈迹"是诗人在回忆那些已经逝去的记忆,而"卜筑向云根"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高远境界的心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寺遗迹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无限憧憬。
仙方何处遇,持赠古人情。
呼童采槐花,落英满空庭。
盛以白玉碗,沃我汉金茎。
少服祛沉痾,因之通仙灵。
高歌向天地,翛然万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