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如芡实,可作枕。闻梅丈嗜石,故以遗其子子明学士,子明有诗,次韵》
《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如芡实,可作枕。闻梅丈嗜石,故以遗其子子明学士,子明有诗,次韵》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海隅荒怪有谁珍,零落珊瑚泣季伦。

法供坐令微物重,色难归致孝心纯。

只疑薏苡来交趾,未信蠙珠出泗滨。

愿子聚为江夏枕,不劳挥扇自宁亲。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诗中通过对海边奇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和物品本质的珍视之情。

"海隅荒怪有谁珍,零落珊瑚泣季伦。"开篇两句,作者描写了一种在荒凉的海岸边发现奇特石头的情景,并通过珊瑚的比喻表达了对这些自然物产的珍视之情。

"法供坐令微物重,色难归致孝心纯。"接着,诗人提到了佛教中的供养和对待遇到的美好事物保持一种清净无杂的心态,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对于朋友之间相互珍惜的期望。

"只疑薏苡来交趾,未信蠙珠出泗滨。"这两句诗用典故表达了对友情深厚而持久的期待,同时也表现了对未来美好事物出现的期待与不易确信的心态。

"愿子聚为江夏枕,不劳挥扇自宁亲。"最后,作者表达了希望这些珍贵的石头能够成为朋友之间情谊的象征,就像枕头一样平凡而又重要,而这种深厚的情谊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和炫耀,它本身就是最为珍贵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物产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希望这些纯粹的情感能够长久保存。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从李使君假记室吏

阿㜷呕心儿,佩囊有奚奴。

杜陵短褐翁,抄诗听小胥。

我生味风雅,古人思与俱。

家无儋石储,谁其供指呼。

主翁居专城,雁鹜纷庭除。

记史饱馀闲,愿言假一夫。

授以乌丝栏,副之玉蟾蜍。

晴窗扫桐叶,细字蝇头书。

(0)

麻姑之东涉千堆垄至射亭宿黄氏新馆

宴宇新成苦未嘉,忽膺朝委易军牙。

张侯暂喜留欢客,开槛凭谁种好花。

北沼不难平钓岸,西峰犹欠入窗纱。

后贤政敏多馀暇,高会何妨月影斜。

(0)

顷岁如番禺与庆传十六兄遇上饶后五年胥会于霅时太学增置生试竟不遂志将别去理朱方棹因咏昔人风雨对床之语慨然有感作是诗

囊空未办买山钱,壮志随人祗自怜。

千里乡关愁梦里,几年踪迹瘴江边。

回溪重困南抟翼,异县还寻东去船。

何日苍崖结茅屋,与君风雨对床眠。

(0)

吴江道中·其一

野色苍烟阔,篷笼宿雨开。

湖光与天接,林彩觉春回。

心事归双鬓,年华付一杯。

松江元赴海,流驶更须催。

(0)

代秦干上刑部张尚书·其一

畴昔持衡冰鉴清,议刑今去刻为明。

坐令几阁文书静,驯致斋居狱讼平。

疏阔汉朝新禁网,风流廷尉旧家声。

哀穷悼屈心如砥,应笑张汤有重轻。

(0)

武林乱后,未得贞壮书,赋此讯之,丙辰小除夕

书发临安乱,焉知投不虚。

报吾疑疾置,遇客问湖居。

往事馀心力,寒尊作岁除。

寻常饥饱计,相念不为书。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