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刘舍人次德裕弟韵》
《赠刘舍人次德裕弟韵》全文
宋 / 林季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雁塔联名记昔年,天涯一见破衰颜。

人言巧宦何曾巧,我欲閒居未得閒。

弱植自怜葭倚树,雄文才许管窥斑。

明公旧有经纶手,今日宁当缩袖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liúshèrényùn
sòng / línzhòng

yànliánmíngniántiānjiànshuāiyán

rényánqiǎohuàncéngqiǎoxiánwèixián

ruòzhíliánjiāshùxióngwéncáiguǎnkuībān

mínggōngjiùyǒujīnglúnshǒujīnníngdāngsuōxiùjiān

翻译
在雁塔上刻下名字的记忆属于往昔,那次遥远的相见仿佛能打破衰老的容颜。
人们常说巧妙的官场生涯哪里算得上巧妙,我想要悠闲生活却未能如愿。
如同柔弱的芦苇依附于大树,我的才华只允许像管中窥豹般展现。
您这位贤明的官员过去有治国的才能,如今怎能甘心袖手旁观呢?
注释
雁塔:古代长安的一座名塔。
昔年:过去。
天涯:形容相隔遥远。
衰颜:衰老的面容。
巧宦:巧妙的官场生涯。
閒居:悠闲的生活。
未得閒:未能实现。
弱植:比喻柔弱的人或事物。
葭:芦苇。
管窥斑:比喻只见一斑,不能全面了解。
明公:对德高望重者的尊称。
经纶手:有治国才能的人。
宁当:岂能。
缩袖间:袖手旁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季仲赠给友人刘舍人的作品,通过回忆过去的雁塔题名,表达了对友人以及自己人生的感慨。首句“雁塔联名记昔年”暗示了他们曾经的辉煌时刻,而“天涯一见破衰颜”则描绘了如今相见时岁月已逝、容颜衰老的场景。

接下来,“人言巧宦何曾巧,我欲閒居未得閒”揭示了诗人对于仕途的看法,表面上看似聪明能干,但实际并未真正得到闲暇。诗人自嘲为“弱植葭倚树”,意指自己如同柔弱的芦苇依附于大树,暗示在官场中处境艰难。然而,“雄文才许管窥斑”又展现出诗人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即使只能窥见一斑,也足以证明其才华横溢。

最后两句“明公旧有经纶手,今日宁当缩袖间”是对友人的期许,称赞对方原本就具备治理国家的才能,今日不应因一时困境而退缩,暗含鼓励之意,希望他能坚持自己的抱负。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往昔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激励,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林季仲

林季仲
朝代:宋

林季仲[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在世。喜为诗,语佳而意新。宣和中进士。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以直秘阁奉嗣。季仲著有竹轩杂著十五卷,今存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寄小蓬莱主者闻梅涧并简沈元方宇文仲美贤主

罗浮主者是仙才,东老诸孙亦俊哉。
风雨春城花落尽,江山故国燕归来。
酒盟自有乌巾在,笑口应随皓齿开。
十八仙人重会处,劫灰不到小蓬莱。

(0)

冬青冢(重见)

老羝夜射钱塘潮,天山两乳王气消。
秃妖尚厌龙虎怪,浮图千尺高岧峣。
文山老客智且勇,夜舟拔山山不动。
江南石马久不嘶,冢上冬青今已拱。
百年父老愤填胸,不知巧手夺化工。
冬青之木郁葱葱,六綍树更蒲门东。

(0)

铁枪封万户至正壬辰七月二十日破贼于杭余尝

李铁枪,人之杰。
将之强,手持铁枪丈二长。
铁枪入手乌龙骧,龙精射之落搀抢。
皇帝十有二载秋七月,红凶西来寇西浙。
防关健儿走惶惶,铁枪一怒目眦裂。
十万赭衣暗城阙,铁枪乌龙去明灭。
须臾化作风雨来,净洗铜城满城血。
呜呼!
殪猰貐,屠封狼,铁枪之锋无与当。
胡为将星昨夜坠昱关,铁枪一折天无光。
天无光,人伥伥,云台倚天云潜伤。
天子赠忠良,祠以血食冬青乡。
呜呼!
归来乎?
铁枪。

(0)

南妇还(并序)

今日是何日,恸返南州歧。
汩汩东逝水,一日有西归。
长别二十年,休戚不相知。
去时虿发青,归来面目黧。
昔人今则是,故家今则非。
脱胎有父母,结发有夫妻。
惊呼问邻里,共指冢累累。
访死欲穿隧,泣血还复疑。
白骨满丘山,我逝其从谁?

(0)

自君之出矣(二首)

自君之出矣,草青复草黄。
思君如鱼钥,日日守空房。

(0)

宫词(十二首)

每岁此禽先驾往返。
开国遗音乐府传,《白翎》飞上十三弦。
大金优谏关卿在,伊尹扶汤进剧编。
¤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