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搀得小春天,独向晴窗弄午烟。
造物胡为太颠倒,此花怎敢占梅先。
海棠搀得小春天,独向晴窗弄午烟。
造物胡为太颠倒,此花怎敢占梅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人通过对海棠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哲理。首句“海棠搀得小春天”中的“搀”,即是攀住或依附之意,形象地表现了海棠花在春日中开得格外茂盛,它似乎已经将整个小小的春天都占据了。
第二句“独向晴窗弄午烟”则描绘诗人独自一人,在晴朗的窗前轻拂午后的微烟。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心境和淡雅情操。在这个静谧的午后时光,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与花朵共享这份宁静。
第三句“造物胡为太颠倒”中,“造物”指的是创造万物的自然或上帝,而“颠倒”则意味着混乱和不公。这里诗人质疑了自然界中种种不平之事,似乎是在反思生命和世界的秩序。
最后一句“此花怎敢占梅先”,则是诗人的自问自答。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不屈、孤傲自立,是早春第一批开放的花朵,而海棠花却在之后绽放。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传统和秩序的尊重,不愿意打破自然界既有的规律。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更体现了其对自然、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九日独何日,欣然惬平生。
四时靡不佳,乐此古所名。
龙山忆孟子,栗里怀渊明。
鲜鲜霜菊艳,溜溜糟床声。
闲居知令节,乐事满馀龄。
登高望云海,醉觉三山倾。
长歌振履商,起舞带索荣。
坎坷识天意,淹留见人情。
但愿饱粳稌,年年乐秋成。
荆溪父老愁三害,下斩长蛟本无赖。
平生倔强韩退之,文字犹为鳄鱼戒。
石门之役万金耳,首鼠不为吾已隘。
江湖开塞古有数,两鹄飞来告成坏。
劝农使者非常人,一言已破黎民骇。
上饶使君更超轶,坐睨浮山如累块。
髯张乃我结袜生,诗酒淋漓出狂怪。
我作水衡生作丞,他日归朝同此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