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法华寺》
《游法华寺》全文
唐 / 李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山势转深看更好,岭霞溪雾没楼台。

异时花向阴崖发,远处泉从青壁来。

世界自知千古促,贤愚悉被四时催。

须知此地堪终老,七窍终成一片灰。

(0)
注释
山势:山脉的走势。
转深:变得更加深远。
看更好:看起来更加优美。
岭霞:山岭上的晚霞。
溪雾:溪边的雾气。
没:遮掩。
楼台:建筑物。
异时:未来某时。
花向阴崖发:花朵在阴暗的崖壁开放。
远处:远方。
青壁:青翠的石壁。
世界:世间。
自知:深知。
千古促:千百年来匆匆流逝。
贤愚:聪明和愚蠢的人。
四时:四季。
终老:度过一生。
七窍:人的五官和两个鼻孔。
一片灰:全部化为灰烬。
翻译
山势愈发幽深更显美妙,岭上的晚霞与溪边的雾气笼罩着楼阁台榭。
未来的花朵将在阴暗的崖壁绽放,远方的泉水从青翠的石壁流下。
世间万物深知时光匆匆,智愚之人都受四季轮转推动。
要知道这里适宜度过一生,最终七窍化为尘土,只剩一片灰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中寺庙的幽深景致和自然美景。"山势转深看更好"表达了诗人对山势变化的欣赏,越往深处观察,景色越加迷人。"岭霞溪雾没楼台"则形象地描绘出山中楼台被岭霞和溪雾所笼罩,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柔和的感觉。

"异时花向阴崖发"指的是在不同的时间,花朵开在向阳不易到达的阴崖之上,这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远处泉从青壁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水源来自远处的青石壁,是山中自然生态的一部分。

"世界自知千古促"表达了一种对于时间紧迫的感慨,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被时间推移。"贤愚悉被四时催"则是说无论是智者还是愚人,都无法逃脱季节更迭和时间流逝的影响。

最后两句"须知此地堪终老,七窍终成一片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结束的豁达态度,认识到即使是在这美丽的地方,终将走向生命的尽头,最终化为尘土。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李邕

李邕
朝代:唐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汉族,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
猜你喜欢

夜起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沈阴曀曀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梦几人醒?

(0)

初入黔境土人皆居悬岩峭壁间缘梯上下与猿猱无异睹之心恻而作是诗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

(0)

黄海杂兴

浮云变幻岂无心,闲看云飞酒自斟。

双壁如门霞是障,群峰拔地笋成林。

雪依片石留鸿爪,台峙层峦理素琴。

钟子难逢谁识我,高山流水慕知音。

(0)

摸鱼儿

粉墙青虬檐百尺,一条天色催暮。

洛妃偶值无人见,相送袜尘微步。教且住。

携玉手潜得莫惹冰苔仆。芳心暗诉。

认香雾长鬟边,好风衣上,分付断魂语。

双栖燕,岁岁花时飞度。阿谁花底催去。

十年镜里樊川雪,空袅茶烟千缕。离梦苦。

浑不省锁香金箧归何处。小池枯树。

算只有当时,一丸冷月,犹照夜深路。

(0)

情诗其二十六

故园迢迢忆双亲,每对卿卿泪满襟。

千山万水相追寻,始信卿心胜娘心。

(0)

水调歌头.茅仲良初度席上赋

秋色净如洗,南极瑞光多。

秦驻山中隐者,弧矢挂烟萝。

野老敲门看竹,珍重主人留客,呼酒泻金荷。

为问春秋多少,笑道明年六十,勋业竟蹉跎。

万钟禄,千驷马,待如何。

洛阳城市,又看荆棘卧铜驼。

且喜阶前玉树,五色鹓雏俱好,把此瑟琴和。

一曲华胥引,双鬓雪儿歌。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