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留滞登封日,鲁国逍遥曳杖时。
海内时流今略尽,不知谁作蔡邕碑。
周南留滞登封日,鲁国逍遥曳杖时。
海内时流今略尽,不知谁作蔡邕碑。
这首挽诗《周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哀悼之情。诗中以“周南留滞登封日,鲁国逍遥曳杖时”两句开篇,运用了典故,将逝者生前在周南的滞留与在鲁国的逍遥自在生活对比,展现了其人生的两种状态,既有困顿也有自由,生动地刻画了逝者复杂而丰富的人生轨迹。
接下来,“海内时流今略尽,不知谁作蔡邕碑”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海内时流今略尽”的描述,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世间的许多事物和人物都已逐渐消逝,强调了逝者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同时,提出“不知谁作蔡邕碑”的疑问,暗含了对逝者身后纪念与评价的思考,表达了对逝者作品或事迹被后人铭记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未能留下更多遗泽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和对其身后影响的思考,既是对逝者的深情悼念,也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