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吾常宴息,泉上何处好。
独有潓阳亭,令人可终老。
前轩临潓泉,凭几漱清流。
外物自相扰,渊渊还复休。
有时出东户,更欲檐下坐。
非我意不行,石渠能留我。
峰石若鳞次,欹垂复旋回。
为我引潓泉,泠泠檐下来。
天寒宜泉温,泉寒宜天暑。
谁到潓阳亭,其心肯思去。
问吾常宴息,泉上何处好。
独有潓阳亭,令人可终老。
前轩临潓泉,凭几漱清流。
外物自相扰,渊渊还复休。
有时出东户,更欲檐下坐。
非我意不行,石渠能留我。
峰石若鳞次,欹垂复旋回。
为我引潓泉,泠泠檐下来。
天寒宜泉温,泉寒宜天暑。
谁到潓阳亭,其心肯思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潓阳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诗中“问吾常宴息,泉上何处好”一句,通过设问的形式,引出了下文的主体——潓阳亭的宜人之地。紧接着,“独有潓阳亭,令人可终老”表明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偏爱和想在这里安度晚年。
“前轩临潓泉,凭几漱清流”写出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形,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宁静生活的心境。下文“外物自相扰,渊渊还复休”则透露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向往,渴望一种远离喧嚣、回归本真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有时出东户,更欲檐下坐”显示了诗人的生活随性而行,不为外界干扰。“非我意不行,石渠能留我”则强调了个人意志的独立性和选择自由,表达了一种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情操。
“峰石若鳞次,欹垂复旋回”描绘了潓阳亭周围的山水景观,使人联想到一种层峦叠嶂、曲径通幽的自然美。紧接着,“为我引潓泉,泠泠檐下来”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与潓阳亭之间的情感联系,表达了一种对这片山水的深刻喜爱。
“天寒宜泉温,泉寒宜天暑”一句,通过对比天气和泉水温度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自然节律的观察和感悟。最后,“谁到潓阳亭,其心肯思去”则表达了一种认为,只有真正来到这里的人才能理解其中之美,从而留恋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潓阳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于世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情感寄托。
麦秋晨气润,嫩凉院落,细雨乍晴时。
定巢新燕子,睡起雕梁,对立整乌衣。
庭空昼寂,但尽日、帘幕低垂。
归去来、不堪重赋,两鬓漫成丝。
伤悲,斜阳难系,逝水无回,想佳期应未。
愁正浓、如何消遣,惟有心知。
瑶琴调苦弦先绝,任冷落、玉轸金徽。
凝望处、啼鸦飞上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