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何必踏京尘,但得烟霞好结邻。
门外岂宜停皂盖,鸥边绝称戴纶巾。
齿牙昔日空相借,面目多年只受嗔。
可有千秋在岩谷,不因避世漫藏身。
马蹄何必踏京尘,但得烟霞好结邻。
门外岂宜停皂盖,鸥边绝称戴纶巾。
齿牙昔日空相借,面目多年只受嗔。
可有千秋在岩谷,不因避世漫藏身。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俗官场的疏离态度。首句“马蹄何必踏京尘”直接点明了诗人不愿涉足官场,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亲近。接着“但得烟霞好结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喜爱,希望与自然界的美景为伴。
“门外岂宜停皂盖,鸥边绝称戴纶巾”两句,通过对比官场的束缚与自然的自由,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自由自在的向往。皂盖,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用的车盖,此处象征官场的束缚;鸥边,指海边或湖边,象征着自由的生活环境;纶巾,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此处可能暗喻文人官场的形象。
“齿牙昔日空相借,面目多年只受嗔”两句,诗人回顾过去,可能是在官场中遭受的挫折与不公,表达了对过去的无奈与遗憾。“可有千秋在岩谷,不因避世漫藏身”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自由与价值不在官场,而在自然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热爱,对官场束缚的反感,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思考和情感表达。
坐久江干月渐明,山城谯鼓报初更。
边流官树参差影,隔岸渔舟欸乃声。
客路屡惊时序改,诗坛长助梦魂清。
汀芦水鸟栖初定,野草青蛙断复鸣。
洗盏不妨更夜酌,听鸡无奈促晨征。
独怜远浦寒潮上,不管寻常去住情。
空中忽散摩尼珠,一一牵动骊龙须。
鲛人泪莫尽升斗,贾胡价可论锱铢。
居然月上蜿蜒架,真宰有心愁幻化。
玄香隐隐凝不飞,瘦影离离巧相亚。
良工近来人未知,日观不来还数谁。
乳酒年来熟银瓮,客星终夜窥端池。
关西夫子行河使,宝绘堂中了公事。
底须满摘水晶盘,眼饱令人发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