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无嫌礼乐亏,愿听贫富与安危。
贱贫骄物贫终在,富贵骄人贵必隳。
太子无嫌礼乐亏,愿听贫富与安危。
贱贫骄物贫终在,富贵骄人贵必隳。
这首诗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反映了古人对于贫富变化和人性的思考。"太子无嫌礼乐亏,愿听贫富与安危"一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太子或君主不因礼乐的缺失而有所怨恨,愿意倾听关于贫穷与富贵、安定与危险的话题,这显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和包容。
"贱贫骄物贫终在,富贵骄人贵必隳"则是对人性的剖析。"贱贫"指的是轻视贫穷,"骄物"即以物自豪;"贫终在"意味着这种态度会导致永远处于贫困状态。后半句"富贵骄人贵必隳"则表达了富贵中人如果骄横,那么这样的富贵必将崩溃。这两句强调了谦卑的重要性,警示人们不应因物质财富而忘乎所以。
整首诗通过对比贫富和不同态度的后果,传达了一种平和、谦逊的生活哲学,以及对于权力和地位变化的深刻洞察。
朔雪没寒芜,严威等群木。
东君惜江梅,先与借微燠。
造物逞新奇,亭亭付幽独。
天然冰雪姿,不许铅华渎。
疏影浸澄波,斜枝度修竹。
奇标含春容,清致漫山腹。
夜月耿扶疏,寒风来馥郁。
素艳等琼瑶,真香笑兰菊。
昨宵风雨颠,遗英满平陆。
凭谁望苍天,荣枯何太速。
凌晨眠霜林,馀芳犹五六。
不厌终日看,尚可供诗目。
建安七子文,骚雅生赘疣。
除苛起膏肓,公为第一流。
满朝竞飞翔,惟公独淹留。
平生一严武,几成鞭虎头。
定知诗穷人,到骨未肯休。
执友自青云,蹭跳老沧洲。
破除世万事,曲生聊可谋。
危言竟何补,软语祇自羞。
成此一段奇,政坐多牢愁。
收拾万丈光,千古射斗牛。
开卷想清标,凛如对霜秋。
闭户味膏馥,妄言希骅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