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韵寄谊叟》
《用韵寄谊叟》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识君童牙中,岂止论半面。

虽同万顷山,经年不相见。

平生草头露,蚌月跳珠转。

永怀终夜不成眠,但见突兀游霄殿。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用韵寄谊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识君童牙中,岂止论半面”,以“童牙”比喻初识时的青涩与单纯,表达出诗人与友人初次相遇时的青葱岁月,不仅仅是简单的相识,而是心灵上的深刻交流。接着,“虽同万顷山,经年不相见”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友情比作连绵不绝的山脉,虽然身处其中,却因时间的流逝而难以相见,形象地描绘了长久分别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平生草头露,蚌月跳珠转”两句,将人生的短暂与易逝比作草尖上的露水,以及蚌壳内月光的闪烁,生动地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隐含着对友情珍贵性的强调。

最后,“永怀终夜不成眠,但见突兀游霄殿”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以至于整夜难眠,只能在梦中见到友人仿佛遨游于云霄宫殿之中。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寄托了诗人对于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次韵文殊五言

小雨贻新句,端如印印泥。

凝眸方过鸟,倚杖忽横溪。

老态犹堪强,真豪已觉低。

钟声隔林寺,惭愧有幽栖。

(0)

次居仁韵

是身如树槁穷冬,一点心华自闭封。

久矣吹嘘存泛爱,偶于迟暮得相从。

颇闻妙用纵横是,深愧真源左右逢。

白雪黄芽计虽下,可能无意起龙钟。

(0)

题石井二首·其一

玲珑岩穴巧如刳,中贮沧浪百斛馀。

衰懒自怜游世久,襟怀未及汝常虚。

(0)

晚宿

石濑分流小,霜林间树红。

暮桥横隐约,寒锻响丁东。

(0)

悠然堂和致明绝句

清霜一夜倒蒹葭,放出湖光彻远沙。

漠漠浮烟收欲尽,晚风轻浪蹴银花。

(0)

和丘斯行牧牛颂

软草丰苗任满前,苍然觳觫卧寒烟。

直饶牧得浑纯熟,痛处还应著一鞭。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