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宿淹留会同闸,一帆飞过耐牢坡。
旧来禾黍秋风地,今作蒲莲野水波。
岸决黄河方泛溢,尘生碧海定如何。
苍茫天意知谁解,北望梁山一浩歌。
三宿淹留会同闸,一帆飞过耐牢坡。
旧来禾黍秋风地,今作蒲莲野水波。
岸决黄河方泛溢,尘生碧海定如何。
苍茫天意知谁解,北望梁山一浩歌。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过耐牢坡闸观梁山水涨》描绘了诗人经过闸口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三宿淹留会同闸”写诗人在此处停留了多日,显示出他对这一带景色的深深留恋。次句“一帆飞过耐牢坡”则形象地展现了船只快速穿行的情景,暗示了水势的湍急。
“旧来禾黍秋风地”回忆起过去此处可能是农田,如今却已变为“今作蒲莲野水波”,展现出自然环境的变化,由丰收的庄稼变为水中的蒲苇莲花,富有诗意的转换中寓含着时光流转的感慨。
“岸决黄河方泛溢”描绘了黄河水位上涨,堤岸决口的景象,暗含着对自然灾害的担忧。“尘生碧海定如何”进一步想象洪水带来的影响,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
最后两句“苍茫天意知谁解,北望梁山一浩歌”直抒胸臆,诗人面对苍茫天地,感叹大自然的无常和人世的变幻,只能以一曲豪放的歌声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寄寓了对生活的深沉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变化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朝时期社会变迁和个人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
紫江好兄弟,才名瞻由偶。
所自今成国,家风播人口。
岿然翘女宗,慈俭犹龙守。
赁庑揽胜区,娱抱天能厚。
吹嘘湖山气,辉寐插箕斗。
二子解养志,浊世不受垢。
秋清飞鹊笑,桂馨澹流户。
仰接初阳台,餐霞千万寿。
溪山佳友朋,不厌寻逐数。
当其或违离,梦想然疑作。
邂逅偿执袂,倒肠百体跃。
返复探数历,昭朗披新濯。
积岁狎青溪,风月对残酌。
猥羁江海役,绳绠系两脚。
晨霁春采动,发兴指东郭。
片舸萦波澜,柳芽烟漠漠。
铁栅木栏干,莺燕相照灼。
戛舷飞笑语,天物偕宿诺。
袅袅一线魂,絪缊结芳壑。
迤东丽楼台,妇家所卜筑。
维船攀欹岸,群稚奔跑犊。
遮以迎笑儿,牵引入深竹。
兹区信旷奥,峦岫有边幅。
终期茅一把,老死作邻曲。
谁敢谓必然,蛟虬长眩目。
佳辰歇淫霖,渡湖访城阙。
济济君子堂,半为梦中客。
新旧洽谈谐,联咏淹玉夕。
微醉寄孤艇,巨浸浮凉月。
峰气吐氤氲,水怪眩出没。
大千琉璃盆,浩浩风露积。
馀情阅生死,对此洗肝膈。
塔影倒楼居,回顾三潭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