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松林院》
《题松林院》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静邃无尘地,青荧续焰灯。

木鱼传饭鼓,山衲见归僧。

野色寒多雾,溪痕夜阁冰。

吾非谢康乐,独往亦何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ōnglínyuàn
sòng / méiyáochén

jìngsuìchénqīngyíngyàndēng

chuánfànshānjiànguīsēng

hánduōhénbīng

fēixièkāngwǎngnéng

翻译
寂静清朗没有尘埃,青色微光延续着灯火。
木鱼声中传来饭鼓,山中的僧人归来。
野外景色寒冷多雾,夜晚溪水结冰如阁楼。
我并非谢灵运那样的人,独自前往又能做些什么呢。
注释
静邃:非常安静深远。
无尘:没有尘埃。
青荧:青色微弱的光芒。
续焰灯:延续着灯火。
木鱼:僧人敲击的木鱼。
饭鼓:寺庙中报饭时的鼓声。
山衲:僧人的粗布衣服。
野色:野外的景色。
寒多雾:寒冷且雾气弥漫。
溪痕:溪流的痕迹。
夜阁冰:夜晚溪水结冰如同阁楼。
谢康乐:谢灵运,南朝诗人,以山水诗闻名。
独往:独自一人前往。
何能:能做到什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题松林院》,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山中禅院景象。首句“静邃无尘地”展现了松林院环境的宁静和洁净,仿佛与世隔绝。次句“青荧续焰灯”则点出夜晚院内灯火微弱但仍在延续,增添了神秘感。

第三句“木鱼传饭鼓”,通过木鱼声传递出僧侣们定时进食的规律生活,进一步渲染了修行氛围。第四句“山衲见归僧”描绘了山中僧人结束劳作归来,衣着简朴,形象生动。

后两句“野色寒多雾,溪痕夜阁冰”描绘了野外景色,寒冬时节雾气弥漫,溪水结冰,显示出季节的寒冷和自然的严酷。最后,诗人以“吾非谢康乐,独往亦何能”表达自己并非像东晋名士谢灵运那样超然洒脱,独自前往这样的地方也难以做到心境如他般悠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松林院的清幽环境和僧侣的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我心境的反思。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石湖草堂对雨四首·其一

湖侵林色白,雨湿竹光寒。

水鸟已忘机,飞来立阑干。

(0)

金陵山寺诗八首·其一报恩寺

燕邸龙飞答上玄,鼎新宁数赤乌年。

凤城宝气云俱瑞,雁塔珠光月并圆。

不尽烟花连万井,俨然宫阙丽诸天。

真如岂易同灰劫,佛日皇图共永绵。

(0)

唐观察招饮洪尚书园亭

名园楼阁散春晴,飞盖初停黄鸟鸣。

叠石为山开绿野,凿池引水接沧瀛。

露花靓女临妆色,风箨尚书曳履声。

独讶主人浑不见,翻令过客易含情。

(0)

菩萨蛮·其三幽愤

轻携八口舟如叶。伤心没个慈航接。生死奈何天。

吟魂应解怜。巫山云作障。巴水风生浪。

素旐阻危滩。白杨萧寺寒。

(0)

汉宫春.梅

玉骨冰肌,任霜欺雪压,越见丰神。

亭亭倩影独立,篱角黄昏。

春风料峭,奈轻寒、勒住花魂。

待夜来、晶帘月上,一枝疏影横陈。

本是玉堂仙侣,看孤高标格,不染纤尘。

无端风雨不息,吹散芳根。

玉容寂寞,叹蓬莱、欲返无因。

惟是有、多情词客,寻檐略解温存。

(0)

高阳台.初夏有怀

花雨消红,苔烟锁碧,果然如水流年。

物候惊心,无端离思相牵。

天涯咫尺人千里,觅封侯、未整丝鞭。

问归期,幼女娇憨,絮语缠绵。

零愁碎恨星星记,且和衣倚枕,转侧无眠。

梅雨溅寒,声声只滴窗前。

等闲过了芳菲节,意阑珊、瘦损吟肩。

盼东华,一纸书来,默祷平安。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