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乐吏隐,所贵性有适。
著述本吾事,催科岂其职。
咄哉彭泽翁,惆怅为形役。
古人乐吏隐,所贵性有适。
著述本吾事,催科岂其职。
咄哉彭泽翁,惆怅为形役。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祎的《南康书事十首》中的第十首,主题围绕着古代文人对于仕途与隐逸生活的思考。首句“古人乐吏隐”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知识分子追求仕途的同时,又向往隐逸生活的赞赏,认为这种既能享受官场又能保持个性自由的生活方式是可贵的。接下来,“所贵性有适”进一步强调了个人性情与职位之间的和谐与舒适。
诗中诗人明确表示,写作(著述)才是他内心真正热衷的事情,而催收赋税并非他的本职所在。这里,他以陶渊明(彭泽翁)为例,表达了对官场繁琐事务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感叹“咄哉彭泽翁,惆怅为形役”,意思是陶渊明虽然辞官归隐,但仍被世俗的职责所牵绊,流露出淡淡的惋惜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传统士大夫精神的反思,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个人价值和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
君不见渭川之阴卧龙横千秋,貌取者谁文湖州。
十年笔意闭黄壤,只今妙手唯杨侯。
杨侯画竹尽真迹,功夺造化令人愁。
满堂回头看下笔,扰扰云烟乱晴日。
大丛纵横高入云,斜风落叶秋纷纷。
小丛攲倾病无力,傍水长根走苍石。
门前车马汗成川,何得阴风动高壁。
杨侯嘻笑辞未工,此意不与丹青同。
粉黛初数无一钱费,酒炙能使千家空。
袜材远寄动盈屋,我子画无由穷。
剡溪寒藤不难致,须君放手为双丛。
须君放手为双丛,与我俱隐南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