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斋居感兴二十首·其八》
《斋居感兴二十首·其八》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朱光遍炎宇,微阴眇重渊。

寒威闭九野,阳德昭穷泉。

文明昧谨独,昏迷有开先。

几微谅难忽,善端本绵绵。

掩身事斋戒,及此防未然。

闭关息商旅,绝彼柔道牵。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斋居感兴二十首》中的第八首。诗中以“朱光”、“微阴”、“寒威”、“阳德”等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对道德修养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朱光遍炎宇,微阴眇重渊”,以“朱光”象征光明与温暖,遍布整个炎热的世界;“微阴”则代表了细微的阴影,隐匿于深邃的深渊之中。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光明与阴影并存的自然现象,寓意着在光明中也存在着细微的不完美或阴影。

接着,“寒威闭九野,阳德昭穷泉”,描述了寒冷的力量封锁了广阔的大地,而阳光的恩泽则照亮了最深的泉底。这里通过“寒威”与“阳德”的对比,强调了道德力量(阳德)对于克服困难、带来希望的重要性。

“文明昧谨独,昏迷有开先”,指出在文明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内心的独处与谨慎,而陷入迷惑之中。然而,真正的智慧和先见之明往往来自于内心的洞察。

“几微谅难忽,善端本绵绵”,强调了细微之处不容忽视,善行的萌芽虽小却源远流长,需要持续不断地培养和坚持。

“掩身事斋戒,及此防未然”,表达了通过斋戒等仪式性行为来净化身心,预防未来的祸患。

“闭关息商旅,绝彼柔道牵”,意味着在闭门静思、远离世俗纷扰的同时,要断绝那些容易使人偏离正道的诱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道德修养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探讨,传达了作者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内在修养、追求道德完善的精神。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夏四月不雨守臣不职之罪也将有请于神雨忽大作陈贺州有诗赞喜次韵以酬·其二

郡人方切望云霓,忽见高田水入低。

正好归田饱黄犊,不须骑马听朝鸡。

(0)

送贾岩老还乡·其一

闽江艰险岭崔嵬,不惮冲寒冒雪来。

留我铃斋两三月,扁舟载得义风回。

(0)

游承天寺后园登月台赠潜老·其一

三径荒芜未许寻,篮舆来访小园林。

因知燕寝凝香地,不似禅房花木深。

(0)

桐川三绝·其一遇太学三友

归从三峡过三峰,益友三人忽此逢。

行李稽留三日雨,天教我辈得从容。

(0)

子长携具至溪口复用前韵

有客双蓬鬓,归从滟滪西。

符分三竹使,地见两梅溪。

舟遇先逢李,杯行酒到齐。

他年石桥路,归去手应携。

(0)

道人矶·其一

江中双石如弟兄,呼得道人为友生。

秋夜扁舟泊矶下,洞庭湖近月华明。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