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日夕何曾休,血随气运长周流。
偶然逆转背常理,未免凝结成赘疣。
少年每诵海潮赋,径以人身为譬喻。
君看沙涨潮头回,却向别流乱冲去。
拦不住潮头,从此失故步。
人身调养勿伤和,潮汛缓来争奈何。
人身日夕何曾休,血随气运长周流。
偶然逆转背常理,未免凝结成赘疣。
少年每诵海潮赋,径以人身为譬喻。
君看沙涨潮头回,却向别流乱冲去。
拦不住潮头,从此失故步。
人身调养勿伤和,潮汛缓来争奈何。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侃所作,名为《潮》。诗中以潮水的形象比喻人生,探讨了生命与自然规律的关系。
首句“人身日夕何曾休,血随气运长周流”描绘了人体内血液随着气血运行不息的状态,形象地展现了生命的连续性和循环性。接着,“偶然逆转背常理,未免凝结成赘疣”则指出,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异常或疾病,如同赘疣一般,成为身体的负担。
“少年每诵海潮赋,径以人身为譬喻”表明诗人通过阅读关于潮汐的文学作品,将潮汐现象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进行类比思考。“君看沙涨潮头回,却向别流乱冲去”进一步阐述了潮汐在特定条件下会偏离正常流向的现象,暗喻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变故时,可能会偏离原有的生活轨迹。
“拦不住潮头,从此失故步”表达了即使尝试阻止潮水的前进,也无法改变其最终流向,暗示了人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命运。最后,“人身调养勿伤和,潮汛缓来争奈何”强调了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即使潮水缓慢来临,也难以避免其影响,以此告诫人们应注重自身调养,顺应自然规律。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潮汐现象为引子,深入探讨了生命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面对生活变化时应有的态度和应对策略。
渔翁舟泊东海边,樵夫家住西山里。
两人活计山水中,东西路隔万千里。
忽然一日来相逢,满头短发皆蓬松。
盘桓坐到日灼午,互相话说情何浓。
一云深山有大木,中有猛虎吃人肉。
不如平原采短薪,无虑无忧更无辱。
一云江水有巨鳞,滔天波浪惊刹人。
不如芦花水清浅,波涛不作无怨心。
吾今与汝要知止,凡事中间要谨始。
生意宜从稳处求,莫入高山与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