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大难不可辞,碌碌何苦尘中羁。
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欢娱能几时。
东乌西兔急飞走,青鬓斯须成白首。
鼎内休誇不老丹,杯中可醉长生酒。
有从名处无别离,黄金万亿将奚为。
来日大难不可辞,碌碌何苦尘中羁。
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欢娱能几时。
东乌西兔急飞走,青鬓斯须成白首。
鼎内休誇不老丹,杯中可醉长生酒。
有从名处无别离,黄金万亿将奚为。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对名利的反思。开篇“来日大难不可辞,碌碌何苦尘中羁”,诗人感叹未来的日子充满困难,难以回避,为何要在尘世中如此忙碌奔波,陷入无尽的束缚与劳累之中?接着,“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欢娱能几时”,指出人生不过百年,每一天的欢乐时光又能有多少呢?时间如东流之水,西行之兔,迅速流逝,青春转瞬即逝,最终“青鬓斯须成白首”。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比喻,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鼎内休誇不老丹,杯中可醉长生酒”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的思考。诗人认为,追求长生不老的丹药是徒劳的,而杯中的美酒或许能在短暂的瞬间带来欢愉,但真正的长生并非物质所能给予。最后,“有从名处无别离,黄金万亿将奚为”,诗人反思名利的追逐,提出疑问:在名利场中,人们是否真的能够避免分离与痛苦?即使拥有无尽的财富,又能如何?这句问语直指人心,引发深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短暂、名利虚幻的深刻洞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反思,具有强烈的哲学意味和人文关怀。
扬州梦乍。念瘦减带围,琼枝题罢。
茧栗寄情,婪尾行歌年时话。参天千尺苍云罅。
记晼晚、斜阳亭榭。倚阑无奈,将离意绪,翠阴初夏。
三雅。花间自遣探芳讯,又是红翻阶下。
色相未空,时世妆成春无价。柔香长系秋千社。
问谁信、霜丝盈把。待教幽径重寻,临醉颜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