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如丝,假盖冲泥,访余板桥。
叹佯狂李白,思原无敌,工愁吴质,益用增劳。
水色萦窗,衣香满座,共倚河亭短烛烧。
惊心处,又蒲帆高挂,待趁新潮。黯然欲别魂消。
怅去住、难凭仗彩毫。
怕鱼笺三万,仅能涂抹,龙宾十二,只解诙嘲。
开府清新,参军俊逸,何日论文倒浊醪。
君思我,在秦淮十里,杨柳千条。
春雨如丝,假盖冲泥,访余板桥。
叹佯狂李白,思原无敌,工愁吴质,益用增劳。
水色萦窗,衣香满座,共倚河亭短烛烧。
惊心处,又蒲帆高挂,待趁新潮。黯然欲别魂消。
怅去住、难凭仗彩毫。
怕鱼笺三万,仅能涂抹,龙宾十二,只解诙嘲。
开府清新,参军俊逸,何日论文倒浊醪。
君思我,在秦淮十里,杨柳千条。
这首词以春雨为引,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啸村在板桥上的相聚情景。"春雨如丝,假盖冲泥"形象地写出春雨绵密,两人冒雨来访,显示出友情的深厚。接着,作者提及李白的狂放不羁和吴质的多愁善感,以此衬托李啸村的性格特点,表达对他的理解和欣赏。
"水色萦窗,衣香满座"描绘了室内温馨的氛围,两人共聚一堂,烛光摇曳,气氛融洽。然而,离别的时刻悄然来临,"蒲帆高挂,待趁新潮"暗示着友人即将乘船离去,让人心生黯然。词中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担心书信往来只能传达浅薄的情感,而无法充分表达内心深处的思绪。
最后,词人赞美李啸村的才情,期待有一天能与他在秦淮河畔畅谈文章,共享浊酒,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眷恋。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相聚时光的珍视。
暑天向晚,最相宜、一簇凉生新竹。
潇洒轩窗还此景,此景真非凡俗。
猿鹤相随,烟霞自在,与我交情熟。
人生如梦,个中堪把心卜。
休叹乌兔如飞,功名富贵,有分终须足。
不管他非非是是,不管他荣和辱。
净几明窗,残编断简,且恁闲劳碌。
流萤过去,文章如在吾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