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驹凤雏两陆子,并驾秋风鞭騄駬。
老眼一见失惊喜,定知乃翁元不死。
生子真足慰人心,景升诸儿豚犬耳。
满朝誉翁不容口,世禄固应传不朽。
为官岂计多得钱,取印终须大如斗。
我是韩家十八郎,里中曾拜北平王。
碧梧停鹄已飞去,玉雪娟娟今在傍。
往事伤怀泪如水,矻矻穷年吾老矣。
欲追霞佩小颉颃,手倦束书携不起。
龙驹凤雏两陆子,并驾秋风鞭騄駬。
老眼一见失惊喜,定知乃翁元不死。
生子真足慰人心,景升诸儿豚犬耳。
满朝誉翁不容口,世禄固应传不朽。
为官岂计多得钱,取印终须大如斗。
我是韩家十八郎,里中曾拜北平王。
碧梧停鹄已飞去,玉雪娟娟今在傍。
往事伤怀泪如水,矻矻穷年吾老矣。
欲追霞佩小颉颃,手倦束书携不起。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节之衡之两舍人入燕》,通过对龙驹凤雏般的才俊人物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的期待和对友人的祝福。首句“龙驹凤雏两陆子,并驾秋风鞭騄駬”形象地描绘了两位杰出人才犹如骏马并驱,才华横溢。接着,“老眼一见失惊喜,定知乃翁元不死”表达了诗人见到他们的欣喜,认为他们的成就预示着他们父亲的智慧并未消逝。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这两个年轻人的非凡品质:“生子真足慰人心,景升诸儿豚犬耳”,与曹植《赠白马王彪》中的“豚犬无知,不如兄弟”形成对比,赞美他们远超寻常。随后,诗中提到“满朝誉翁不容口,世禄固应传不朽”,表达了对他们的家族荣耀和未来的肯定。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感慨:“为官岂计多得钱,取印终须大如斗”,意在提醒他们追求高尚的官德,而非仅以财富为重。最后,诗人自比“韩家十八郎”,表达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自己老去的感叹,以及对后辈的勉励:“欲追霞佩小颉颃,手倦束书携不起”。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人才的赞赏,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后学的期许。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