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右史之京·其十》
《送右史之京·其十》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春风忽断雁行疏,染翰青云照锦裾。

知尔已传招隐赋,相思更寄枕中书。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右史之京》组诗中的第十首。诗中以春风为引子,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诗意。

“春风忽断雁行疏”,春风乍起,雁阵渐稀,这一句既描绘了春日景象,也暗喻离别之情。春风本是温暖和煦的象征,但在诗人笔下却成了离别的使者,雁行的疏落,仿佛预示着友人即将远行,留下的是淡淡的哀愁。

“染翰青云照锦裾”,“染翰”指挥笔书写,“青云”比喻高远的境界或美好的未来,“锦裾”则是华丽的衣裳。这句诗通过描绘友人即将踏上旅途,前程似锦,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不舍与祝福。

“知尔已传招隐赋”,“招隐赋”是汉代文学家东方朔所作的一篇作品,原意是劝说隐士出山从政。这里借用“招隐赋”的典故,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理解与支持,即使友人选择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诗人也能理解并尊重。

“相思更寄枕中书”,“相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枕中书”则是一种隐喻,指的是友人离开后,诗人将思念寄托在书信之中,通过文字来传递情感。这句诗不仅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也体现了古人通过书信维系情感的传统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苏门山吊容城孙徵君

输金慷慨赴燕台,忠义真能激草莱。

抗节一生轻宦竖,及门两代毓卿材。

伏生高寿传经久,邵子行窝适兴来。

我过苏门深仰止,名山高士各崔嵬。

(0)

中秋夜访冷公调不遇

佳节欢友生,良夜念孤客。

叩门适不遇,惆怅缓归屐。

天街月舒波,万户闭一白。

谁家酒兵閧,艳艳烛翻隙。

归来儿女哗,对月学扣额。

祭拜未云已,瓜果竞分擘。

此乐谅无与,只可近书策。

夜深奈明何,相对惟脉脉。

(0)

寒夜独酌

高垣传漏迥,斜月度窗隅。

无客酒难醉,有书镫不孤。

苦吟间短枕,深坐托薰炉。

万籁收寒夜,衔杯且自娱。

(0)

夜泊将军硖下雨声竟夕不寐间作

崖黑篷先掩,江昏酒未沽。

见镫船影并,闻雨客心孤。

此境偏长安,吾行出畏途。

明朝盼晴霁,宿鸟暗相呼。

(0)

淮阴钓台

汉家机智驭英才,国士遭逢绝可哀。

一剑孤依真主去,双符虚拥假王来。

庭中握手诬谁辨,卧内牧兵气早灰。

他日歌风空太息,清淮古沛两荒台。

(0)

买花券

何必山涯与水滨,案头屋角四时新。

片言订得林中约,一纸招来天下春。

破例不妨同市侩,买花毕竟是骚人。

当年玉鼻谁书券,笑步东坡马后尘。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