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垣传漏迥,斜月度窗隅。
无客酒难醉,有书镫不孤。
苦吟间短枕,深坐托薰炉。
万籁收寒夜,衔杯且自娱。
高垣传漏迥,斜月度窗隅。
无客酒难醉,有书镫不孤。
苦吟间短枕,深坐托薰炉。
万籁收寒夜,衔杯且自娱。
这首清代诗人张学鸿的《寒夜独酌》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处的情景。首句“高垣传漏迥”以高墙上传来的滴漏声渲染出夜晚的寂静和深远,暗示时间已晚。次句“斜月度窗隅”则通过斜照进窗户的月光,烘托出诗人孤独而宁静的内心世界。
“无客酒难醉”表达了诗人因无人作伴而难以尽兴饮酒,反映出他内心的孤寂。然而,“有书镫不孤”又透露出他在阅读中找到了陪伴,灯光下的书籍成为他的精神慰藉。接着,“苦吟间短枕”写诗人深夜苦读,用短暂的睡眠来缓解疲劳,而“深坐托薰炉”则借香炉散发的香气,增添了一份温暖与安宁。
尾联“万籁收寒夜,衔杯且自娱”总结全诗,寒夜中的各种声音渐渐消失,诗人独自举杯,借酒寻乐,享受这份难得的自我沉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寒夜独酌时的孤寂与自我陶醉,寓情于景,富有意境。
侍从西湖宅,安闲近水心。
门开春郭静,桥度野池深。
山翠连龙起,云楼学虎临。
芙蓉通远渚,槐柳步回阴。
盛业归宗匠,斯文并古今。
典谟存大雅,金石振馀音。
畴昔留藩管,江淮拥带襟。
雍容平宇宙,潇洒在园林。
玉富渊难测,仙癯鹤可寻。
步趋垂杂组,言笑响鸣琴。
补衮心无替,弹冠迹未沉。
于今幽兴极,正可辨清吟。
农家不厌一冬晴,岁事春来渐有形。
昨夜新雷催好雨,蔬畦麦垄最先青。
见说庭阶玉树芳,薰教书史郁心香。
郤诜林峙应难并,燕窦枝繁未足方。
莫羡三槐森钜府,且看三桂列华堂。
多闻直谅成三益,松竹梅花共雪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