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弟子约四首·其四》
《哀弟子约四首·其四》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宾馆綦方绝,灵筵穗忽张。

临池留翰在,抚座惜琴亡。

花昼欢娱尽,灯宵涕泪长。

犹言何水部,诗思满江乡。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为哀悼弟子约而作的四首诗之一,具体为第四首。诗中描绘了对逝去弟子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宾馆綦方绝”,写出了弟子离世后,原本热闹的宾馆变得寂静,暗示了失去亲人的悲痛与孤独感。接着,“灵筵穗忽张”一句,通过描述灵堂上突然展开的穗子,象征着弟子的灵魂得到了安息,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一种庄重与尊敬。

“临池留翰在,抚座惜琴亡”两句,运用了具体的场景来表达情感。弟子生前曾在此处临池题字,抚琴弹奏,而现在这些物品依旧在,却已失去了主人。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花昼欢娱尽,灯宵涕泪长”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白日里曾经的欢声笑语如今已成过往,夜晚的灯火下只有泪水长流,没有了往日的欢愉。这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从欢乐到悲伤的巨大转变,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

最后,“犹言何水部,诗思满江乡”一句,以对另一位诗人的引用,表达了对逝者才华的追忆和对其作品影响的肯定。何水部是唐代诗人何敬之的别称,这里借以表达对弟子诗歌才华的赞美,以及其作品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仿佛他的诗思仍在江乡间回荡,永不消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弟子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悼主题的深沉与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哭刘夷叔·其二

何人言旷远,吾子了希微。

幸有青云志,如何白骨归。

空江流蜀恨,哀雁帖云飞。

若个情亲者,沧洲有愿违。

(0)

童丱须知.张设八篇·其五

辎车乘马君王赐,不赏边功即予贤。

外物何须勤觊望,惟于事业每加鞭。

(0)

童丱须知.祭祀篇

文王御家邦,风化必自迩。

采繁夫人职,专言奉祭祀。

洪惟祖先心,贵得贤后嗣。

匪取一时孝,觊其能事死。

盖自平生来,功行勤积累。

防范不敢违,贻厥作基址。

子孙洎有室,懵不知此理。

燕饮恣欢谑,口腹纵奢靡。

霜降雨露濡,怆惕昧所履。

故其临祭时,倦色成跛倚。

酣歌或笑呼,愤怒或笞捶。

不恤祭如在,大似不得已。

祖先必吐之,岂复锡繁祉。

我劝世间人,于此莫轻视。

春秋祭享间,斋戒先恭己。

忧思动哀慕,虔谨具芳美。

时物堪荐新,当如奉甘旨。

饾饤乎自供,焉可使奴婢。

扫除蠲秽杂,涤灌去尘滓。

馨香出釜甑,滋味登簠簋。

勿为贫故约,勿为富故侈。

丰俭或有常,不可变其轨。

以此奉吾先,神灵必欢喜。

绵绵百世后,馀庆何能弭。

(0)

再次韵马德骏郎中·其二

戈鋋掣电万人麾,无霸空矜大十围。

关外羽书长踵至,路旁烽火觉烟稀。

已闻异域离心久,行见名王稽首归。

个是吾皇用神武,小臣宁能泄天机。

(0)

和夜直

金莲双烛渐烧残,青琐珑璁月影寒。

五色丝纶朝入奏,天街花露已阑干。

(0)

和竹里

霜筠万个绕云根,中作茅檐据水村。

疏处只容猿鹤过,了无俗客敢登门。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