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荐渠能老一儒,班超投笔好从吾。
功名到手身先死,诗礼传家道不孤。
千里新封从马鬣,百年馀庆萃鹓雏。
西风哀挽桐川上,傥有青刍致奠无。
三荐渠能老一儒,班超投笔好从吾。
功名到手身先死,诗礼传家道不孤。
千里新封从马鬣,百年馀庆萃鹓雏。
西风哀挽桐川上,傥有青刍致奠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在缅怀一位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前辈。"三荐渠能老一儒"中的“渠能”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位贤士,表明这位先生虽已年迈,但仍保持着儒雅的风度。"班超投笔好从吾"中,班超是东汉名将,以其智勇双全著称,而这里的“投笔”则可能比喻诗人对前辈的追随与崇敬。
"功名到手身先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业未竟而殁的哀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位前辈生命短暂、英年早逝的惋惜。接着的“诗礼传家道不孤”则显示出诗人对于这位前辈学问和道德能够传承下去的肯定。
"千里新封从马鬣,百年馀庆萃鹓雏"两句中,“新封”可能指的是某种官职或荣誉的授予,而“百年馀庆”则是在祝愿这份荣耀能够传承百世。"西风哀挽桐川上,傥有青刍致奠无"则是诗人在西风中感慨万千,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前辈的追忆和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道德与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于生命短暂、英年早逝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精神遗产能够长久传承下去的美好祝愿。
山居每啜社前香,及是清明茶政尝。
叹我白头无母遗,一杯持与供高堂。
老融弃发逃于禅,胸藏丘壑身林泉。
时拈寸草幻墨汁,惨淡咫尺生风烟。
尤工画牛古绝比,不特形似真神全。
平生知己一攻愧,惜墨如命诗犹传。
至今鄞人怀片纸,如护圭璧珠玑然。
陈生少壮曾入室,妙处已觉墙及肩。
岸痕树影彷佛地,云阴雨气冥濛天。
寒禽立背渡浅水,野葑没足行淤田。
砺角思斗力居尾,倚木揩痒势拥前。
或沿草径逐群去,或傍茅檐抱犊眠。
如何尽得此态度,前身想住桃林边。
世人贵耳不贵目,呜呼此画空尔妍。
我方求之不论钱,卷收更阅三十年。
欲寻此老不可得,摩挲陈迹方争怜。